引言
如今提到電信詐騙這項領域,想必對於很多國人來說,都已經時一件比較熟悉的事情了。緬北的詐騙集團,其邪惡以及殘忍程度,也已經算是“聞名遐邇”了。
但是其實這種認知中,是存在著一點小小的誤區的,那就是事實上緬北的電信詐騙集團,並非是該領域的開創者,甚至都不是“發揚壯大者”。
事實上,電信詐騙起源於台灣黑幫,並且這些台灣黑幫其殘忍程度以及犯罪手段,絲毫不弱於緬北詐騙集團...。
他們不僅僅騙大陸人,甚至就連台灣人自己都騙,或者說他們本來就是依靠騙台灣人自己起家的...
一、台灣詐騙集團的起源
事實上,台灣詐騙集團的發展,也並非是“出道即巔峰”。在李登輝時代之前,其實台灣黑幫根本就不懂得什麼叫“電信詐騙”,他們的詐騙模式還僅僅只是“局限”於線下的行為騙術。
台灣詐騙的崛起,追根溯源還是要歸到李登輝的頭上。
我們都知道,李登輝是蔣經國的繼承者,是“台獨主義”的發起者。但是蔣經國肯定不是“台獨主義者”,而李登輝繼承的是蔣經國的政府,政府內大多數的官員以及大多數軍隊將領,肯定也是對台獨比較反感的。
因此當年的李登輝為了收攏權力,同時也是為了推行自己的“台獨主義”,將大批的軍隊將領以及政府官員,“下課”或者逐漸邊緣化。台灣情報機關,自然也不例外。
雖然從民國時期,“軍統”以及“中統”這些台灣情報機關的前身是什麼水平,其實我們已經很清楚了。但是台灣情報機構,就算是再爛,說到底終究也是一個官方的情報機構。
其機構內的情報人員,再怎麼說也是經過了系統性培訓的官方情報人員。
這些人比起世界大國的情報人員,可能差的不是一點半點,但是比起台灣本地的犯罪人員,同樣也是降維打擊。台灣情報機構從當年的民國時期,就已經和犯罪分子以及各種幫派糾纏不清了,這幾乎已經成為了一種傳統。
而當這些情報人員,因為李登輝的“清洗”而失業之後,首選的出路就是加入這些自己曾經看不上的幫派。
就像是保加利亞情報頭子巴普洛夫,在東歐劇變之後,成為了巴爾幹半島黑幫話事人一樣。台灣情報人員大量加入當地黑幫,也為黑幫帶來了大量的“先進技術”。
同時,當時正好又趕上了九十年代末以及本世紀初的移動通訊興起,這一股“春風”也為台灣黑幫帶來了新的“機遇”,那就是電信詐騙。
“獎金騙局”以及“警察騙局”還有“老友騙局”,這些在當今我們已經耳熟能詳的詐騙手段,都是在那個時候開始出現的。
在其剛剛出現的時候,台灣民眾可以說是毫無抵抗力。當地由黑幫轉型的詐騙集團,瞬間“做大做強”,越來越多的“行業內人士”開始轉型電信詐騙。
畢竟在街頭打打殺殺,有可能會死,有可能被抓,但是做電信詐騙就不需要擔心這些了。但是台灣地區的“市場”就這麼大,分蛋糕的人卻越來越多,狼多肉少根本不夠吃。
同時因為台灣詐騙集團實在是太多了,當地民眾被騙幾次,也就清楚是怎麼回事了。因此當年台灣民眾對於電信詐騙的“毒抗”,普遍非常高。
這個時候,某一個剛剛富起來,並且看起來“潛力無限的新市場”,開始進入了台灣詐騙集團的眼中。台灣詐騙集團,開啟了更加“文明”的2.0時代。
二、台灣詐騙2.0時代
雖然當年台灣媒體不斷的鼓吹,所謂的“大陸吃不起茶葉蛋”這樣的謠言。但是台灣詐騙集團首先就是不信的,這些人秉持著所謂的“實踐出真章”的原則,在大陸進行了實地調研,已經確定了大陸“市場”,潛力無限。
不過當年的大陸政府,並非沒有經曆過詐騙。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經有大批的“港商”開著豪華轎車,講著熟練或蹩腳的粵語,在大陸騙錢騙財。但是對於台灣詐騙集團來說,這些“香港同行”其實還是比較落後的,因為他們的詐騙模式基本上,就是“騙一票就走”,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當時地方各級政府,對於前來投資的港商和台商向來都是非常重視的,尤其是能夠真的拿出來錢的港商和台商,更是恨不得捧起來。台灣詐騙集團,因為已經在台灣本地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實際上是有不少錢的。
台灣詐騙集團和“港商騙局”的不同點在於,他們是真的會在大陸,投資建設所謂的“科技園”。當年我們的大陸官員哪裡見過這種套路,自然是不疑有詐,南方各地的所謂“科技園區”也就遍地開花。
因為是在大陸地區,這些“科技園區”肯定不能像是當今的緬北地區一樣,非法囚禁人身自由,同時進行所謂的體罰等等。同時當年進入裡面工作的人,很多也不認為自己是在騙人,因為根本就不存在這樣的概念。
所有去過台灣的人都會說,台灣人本質上來說大家其實都是一樣的。這樣的邏輯,對於詐騙集團來說同樣適用,他們的詐騙方式甚至都不需要進行“本土化”,老花樣繼續玩下去就好了。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電信詐騙所帶來的惡劣效果,已經變得越來越明顯。我國公安機關首先注意到了這種情況,在2009年的時候就已經展開了專項治理,同時和台灣當局簽訂司法互助協議,共同打擊日漸囂張的電信詐騙。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大陸“聰明人”,開始注意到了這一個買賣,加入了“市場競爭”,導致電信詐騙犯罪在我國進一步惡化。2010年之後的數年,我國開展了一系列針對電信詐騙的打擊治理,台灣電詐集團在大陸也混不下去了。
這個時候,詐騙集團也終於進化到了我們所熟知的“3.0模式”,也就是所謂的“緬北模式”。
三、下海東南亞3.0時代
台灣混不下去了,大陸也混不下去了,香港寸土寸金也去不起。香港警察還很牛,更不敢去,去澳門更是自尋死路。既然兩岸四地都混不下去,台灣詐騙集團只能將目光開始投向外界,投向東南亞地區。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一時間緬北、寮國以及柬埔寨等國,開始充斥著“下海”的詐騙集團。而這些地區都有著一個共同地特點,那就是和台灣之間不存在引渡協議,當地政府掌控能力太弱,軍閥割據,或者當地政府過於看重地方經濟發展。
台灣詐騙集團,一般比較喜歡的一個地方,就是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這個城市被中國人簡稱為“西港”。
“西港模式”詐騙和“緬北模式”有一定的不同,因為當地的詐騙方式,主要是以網賭為主的網路詐騙為主,殺豬盤為輔的模式,與緬北的傳統詐騙模式還是有所不同的。這主要是因為,這種詐騙模式在柬埔寨當地,是合法的!
當年的柬埔寨政府,為了推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合法化了博彩行業,試圖將西港打造為東南亞的拉斯維加斯。然而現實非常殘酷,柬埔寨離澳門太近了,同時既不安全也沒有特色,周邊的越南、緬甸以及泰國甚至菲律賓,都在做同樣的事情,競爭壓力太大。
但是這個時候,台灣詐騙集團選中了這裡,在這裡開辦“網路賭場”。西港的這些“網路賭場”甚至都是具備一系列的合法證明的。但是西港的詐騙集團,和緬北唯一的區別,事實上也就只有這一點了。
在西港的“產業園區”內,一個“狗推”每天同樣需要工作15個小時以上的時間。而這些詐騙集團中的底層人員,同樣也是被騙來當地的大陸人或者台灣人,當年西港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沒有夢想,何必西港。”
然而“好景不長”,柬埔寨首相洪森2019年簽署“禁賭令”,禁止了全部線上以及線下賭博的經營權。台灣詐騙集團的這條路,算是玩不通了,事實上也就是在那個時候,緬北詐騙集團才算是真正開始興起,因為柬埔寨畢竟不打仗,詐騙人員也不想去緬北。
但是也並不是沒有人留在柬埔寨,西港的“產業園區”同樣也被保留了,當地的政府以及警察,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這裡每年還能夠創造不少的“經濟價值”。只不過裡面的模式換了,這些台灣詐騙集團又重新的退回了黑幫模式。
詐騙也變成了簡單粗暴的騙人過來,然後換取贖金,男的交不起贖金就打黑工,女的交不起就強迫賣淫。傳統的電信詐騙以及刷單等等新模式,同樣也在同步進行,甚至這些台灣詐騙集團,還將槍口重新對準了台灣。
很多台灣人對於電詐行業其實非常的了解,他們也清楚來柬埔寨就是為了騙大陸人。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其實當地的台灣詐騙集團把他們騙過去,其實是為了收取贖金,並非是帶著他們“一起玩”。
想要割大陸的韭菜,沒想到其實自己才是韭菜...每人明碼標價6萬美元贖金,或者騙6個人來柬埔寨,否則不能走。
很多台灣人走投無路,只能向中國大使館尋求幫助。我國大使館也明確表示,所有台灣人都是中國公民,享受與大陸公民的同等權益,有困難找國家,肯定把你們送回台灣。
如今的柬埔寨西港,早已不再是那個“希望之都”,而是人們心中的“詐騙之都”。
在西港混的台灣詐騙集團,在國家的打擊以及本地的沒落的雙重打擊之下,已經變得越來越難混了,想必未來早晚有一天,柬埔寨將會再無詐騙的生存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