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菲律賓政府針對離岸博彩運營商(POGO)行業採取了嚴格的禁令政策,至此,POGO行業急劇萎縮。隨之而來的不僅是博彩業的停滯,還有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如租房市場低迷、菲籍 POGO 員工失業、商業地產空置率上升等。
POGO禁令的實施與影響
菲律賓政府於 2023 年底正式宣布全面禁止 POGO,並於 2024 年 12 月 31 日到期終止所有 POGO 相關運營許可。這一政策的實施是出於對非法博彩活動、金融犯罪及社會治安問題的擔憂。
然而,這一禁令的直接後果是POGO公司的大規模關停,導致大量員工失業,同時也波及相關行業:餐飲、零售、娛樂行業因 POGO 員工減少而營收大幅下滑。出租車司機、清潔工、安保人員等依賴 POGO 企業生計的群體也受到影響。
據菲律賓勞工部(DOLE)統計,受影響的POGO從業人員高達79,735人,其中,約有40,000名POGO工人直接受到 POGO 關閉的影響。
受POGO行業驅動的房產市場遭受重創。原本因POGO需求旺盛的寫字樓和公寓,如今變得冷清,大量房屋和商業地產出現空置。尤其是在馬尼拉、帕賽、帕拉尼亞克等 POGO 產業集中的地區,房東和地產開發商均面臨巨大經濟損失。
最重要的是,菲律賓籍POGO員工由於行業突然停擺,面臨著重新就業的困境。他們不得不降低生活標準,甚至陷入經濟困境。
失業潮與政府的應對措施
政府意識到POGO禁令對就業市場帶來的衝擊,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試圖緩解,比如,各種各樣的招聘會。
除了招聘會,技能培訓和生計援助勞工部還推出了“PROJECT DAPAT”計劃,旨在幫助失業的 POGO 員工通過技能提升和再培訓轉向新的職業道路。此外,一些符合條件的失業員工還可獲得政府提供的失業保險金和生計援助。
根據菲律賓勞工部(DOLE)的統計,在10月至11月期間,勞工部在帕拉尼亞克市、馬卡蒂市、甲美地市和帕賽市舉辦了四場招聘會,共錄取了202名IGL勞工。
此外,435名勞工獲得了SSS失業保險金,708人加入了就業促進計劃,118人獲得生計援助,還有2名失業工人被轉介接受技能培訓。
可以看出,效果不咋地。
舉例來說,就比如11月在帕賽市 SM 亞洲商城舉辦的專場招聘會吧,共有790家企業提供了12,378個職位。然而,求職者的參與度不高,首日僅62人當場獲得錄用。
還有最近於帕塞舉行的Career Con 2025的招聘會,有至少150家參與的僱主提供了超過8,000個職位空缺。雖然最初有18,000名失業的POGO工人對此次活動表示感興趣,但只有約8,000人出席。最後,只有100人被當場錄用。
至於空置 POGO 辦公區,政府則將POGO運營中心被政府改造為公共設施。例如,帕賽市的一家POGO中心被改建為“愛心廚房”(Walang Gutom Kitchen),旨在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費餐食,並獲得政府及社會組織的大力支援。
不過最近,卻有人爆料,“愛心廚房”(Walang Gutom Kitchen)向公眾提供的餐食是剩飯剩菜。對此,社會技術局(STB)澄清,愛心廚房接受的是安全、乾淨且可食用的捐贈食品,而非所謂的“pagpag”(回收食物)。
就業招聘收效甚微,問題何在?
儘管政府採取了諸多措施,但 POGO 員工的再就業情況依然不容樂觀。勞工部長拉計斯(Bienvenido Laguesma)曾在新聞發布會上坦言,政府舉辦的多場招聘會,錄用率仍較低。
原因求職者的期望與市場需求不匹配很多 POGO 員工此前從事高薪崗位,難以接受薪資較低的本地工作。此外,招聘會提供的崗位多為入門級工作,與 POGO 員工的經驗和技能難以匹配。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工人正在等待菲律賓離岸博彩運營商 (POGO) 恢複運營,另一些人已經有工作。
據勞工部稱,大多數工人之前都在馬尼拉大都會、中呂宋、卡拉巴松和中維薩亞斯地區工作,月薪在16,000比索至22,000比索之間。再看如今的菲律賓普通薪資,差別不是一般的大!吃過細糧,誰還想再吃粗糠?
據勞工部官員表示:“約有40,000名IGL工人直接受到POGO關閉的影響。”
但,市場吸納能力有限。雖然POGO 禁令導致失業潮,但菲律賓本土市場的就業吸納能力相對有限,無法立即消化大量失業勞工。
政策的不確定性,也導致一些求職者寄希望于禁令可能被推遲或撤銷或新政策的頒布,因此選擇觀望,而非積極尋找新工作。
不過勞工部門表示,將為有意創業的人提供技能提升計劃和高達30,000比索的生活援助,以支援失業工人。
PS:菲律賓本土通貨膨脹和低工資水平一直飽受詬病,早前有勞動團體遊行,抗議通貨膨脹;近日又有議員督促提高工資水平,卻被各種不看好。
根據社會氣象站(SWS)的最新調查,63%的菲律賓家庭認為自己生活貧困,這是自2003年以來的最高比例。同時,51%的家庭表示面臨食物不足的困境,為200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關於每日150比索漲薪的提案早已提交至眾議院勞工和就業委員會,但至今未見實質性進展。 與此同時,菲律賓工商會、菲律賓僱主聯合會及其他六個商業團體強烈反對該提案,認為這一幅度的漲薪可能對企業成本造成過大壓力,進一步影響經濟複蘇。
就連小馬也表示,“僱主們擔心,如果最低工資提高,他們可能不得不裁員,因為他們的收入沒有增加。”
結語
菲律賓政府對 POGO 行業的禁令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治安和金融秩序,但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經濟連鎖反應。雖然政府採取了一系列補救措施,包括舉辦招聘會、提供技能培訓和生計支援,並嘗試將 POGO 辦公區改造為公共用途,但整體效果仍然有限。
如何有效解決 POGO 禁令後遺症,幫助失業員工順利過渡到新的職業生涯,仍是菲律賓政府亟需解決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