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府針對緬甸邊境的五個地區重拳出擊,正式切斷電力、網路和燃油供應,試圖通過“斷電斷網斷油”一舉摧毀電詐集團的運作基礎。具體地點包括:
三塔山村-漂東蘇(緬甸孟邦);
泰緬友誼大橋1號—大其力(緬甸撣邦,與緬甸撣邦大其力相對);
美紅登—大其力(緬甸撣邦);
泰緬友誼大橋2號—妙瓦底(緬甸克倫邦,與緬甸克倫邦妙瓦底省相對);
會芒—妙挖底(緬甸克倫邦)。
此前,部分人質疑為何內政部未能及時切斷電力。然而,現實卻並沒有按照預期發展——儘管電詐園區短期內受到影響,但犯罪分子早已準備好了後手,讓這場圍剿行動的實際效果大打折扣。
泰國政府大動作,斷電斷網斷油齊上陣
從斷電地點我們可以看出,此次行動涉及泰緬邊境的多個電力供應點,包括妙瓦底、大其力等地。而這些地區長期以來都是電信詐騙、人口販賣和洗錢犯罪的高發地!
不管泰國政府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還是因為最近的電詐事件影響力了國家聲譽考慮,總而言之,泰國其實自己也知道這些犯罪行為的長期存在,之前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因為王星事件的蝴蝶效應,算是徹底公開表態了:要打擊電詐、打擊人口販賣行為!
泰國副總理兼內政部長阿努霆甚至親自按下斷電按鈕,斷然表示:“即便損失上億泰銖,也要切斷電力,保護國家安全。”
從行動決策來看,泰國政府的態度十分堅決。總理佩通坦更是明確表示,不會因任何外部壓力妥協。
切斷能源和網路供應,被認為是釜底抽薪式的強力打擊,原本以為能讓電詐集團瞬間陷入癱瘓。但實際上效果如何呢....
現實打臉:電詐集團早有準備!
事情的發展遠沒有那麼簡單!儘管泰國政府的封鎖措施影響了電詐園區的日常運作,但園區內部顯然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切,並提前做好了應對準備。
1. 備用發電機上線:電詐集團早已配備了小型燃油發電機,雖然規模無法與國家電網相比,但維持基本運作綽綽有餘。即使泰國同時切斷燃油供應,詐騙集團依然可以通過黑市交易獲取燃料,電力危機對他們而言只是暫時的不便。
有網友透露,在泰國禁止燃油後,妙瓦底地區出動了大批車輛搶油,甚至有網友目睹園區開著油罐車去屯油的!所謂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 就算沒有大大的油罐車,很多公司也是搞來不少容器,連夜大量囤汽油。
5日晚,泰國新聞報道,緬甸瑞科科鎮及大廈達府Ban Wang Pha等地在當天晚上的時候依舊是燈火通明,據說是因為這些地區擁有大型發電機,並已從泰國採購數十萬升柴油以備斷電之用。
2. “星鏈”破封鎖:最令人震驚的是,一些電詐窩點已經啟用了衛星互聯網系統,如馬斯克的“星鏈”(Starlink),這意味著即便泰國全面斷網,犯罪集團依然可以繞過封鎖,繼續與外界聯繫。依靠衛星通訊,詐騙團夥依然能夠遠程操控騙局,甚至進行跨國詐騙操作。
3. 走私產業鏈暢通無阻:儘管泰國斷油斷電,但邊境地區的走私活動依然猖獗。犯罪團夥通過各種地下渠道,從其他地區獲取燃油、發電設備甚至移動訊號增強器,使得泰方的封鎖措施難以形成真正的壓制力。
就拿實名制電話卡來說吧。儘管手機卡註冊在國內已全面實行實名制,但仍有大量非實名或冒名登記的電話卡在黑市流通。這些電話卡主要來源於兩種方式:一是用戶主動出售已實名註冊的電話卡,二是犯罪分子利用竊取的身份資訊非法註冊的新卡。
一般會有專門的上遊“號商”通過各種非法渠道收集這些號碼,然後再轉售給詐騙集團。
電詐園區為何如此難以清除?
泰國這次的斷網斷電行動雖然力度空前,但卻暴露了一個現實問題——單純的基礎設施封鎖,無法徹底剷除電詐集團的生存空間。
首先,電詐園區本身就是“灰色地帶”,在緬甸北部、撣邦和克倫邦等地,政府管轄權本就薄弱,甚至有些地方仍被地方武裝控制。這些地區的電詐團夥往往與當地勢力勾結,形成盤根錯節的利益鏈條,僅靠外部施壓難以真正瓦解,反而可能對平民百姓造成嚴重打擊。
據媒體報道,在斷電後,妙瓦底部分氧氣廠被迫暫停運營,使當地的醫療資源面臨不小的壓力,嚴重影響了依賴氧氣治療的患者。
而斷油措施實施後,為了避免燃油哄搶,加油站嚴禁民眾大批量購買燃油。但少量的燃油卻難以支撐未來可能出現的更多斷電情況,讓民眾苦不堪言。
大其力市及周邊地區的油價,也在泰國政府限制燃油出口後開始迅速攀升。儘管大型加油站的價格暫時穩定,但街頭小商販出售的燃油價格已飆升至每瓶60至100泰銖。
雖說泰國實行了斷電政策,但據大其力相關電力供應管理官員透露,泰國切斷對大其力的電力供應後,大其力市立即採取措施,從寮國引入電力以替代泰國電力。
其次,詐騙集團的資金鏈依舊暢通。詐騙窩點依靠非法渠道獲取資金,利用地下錢莊、虛擬貨幣甚至賭場洗錢,即使短期內受到影響,他們依然能夠迅速恢複運作。
這也是為何,即便中國警方近年來採取“斷網”“斷卡”等措施,依然無法徹底消滅電詐集團的原因。
真正的破解之道:跨國合作+技術追蹤
面對不斷升級的電信詐騙,僅靠斷網斷電斷油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真正有效的方法必須是跨國合作+高科技打擊。
1. 加強跨國執法合作:詐騙集團的活動涉及多個國家,單靠泰國或中國一國之力難以根除。必須通過國際合作,對詐騙資金流、技術支援鏈條、窩點位置進行全方位監控,並採取同步打擊行動。
2. 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傳統的“斷網”“斷卡”模式已經不足以對抗技術升級的詐騙集團,未來應依靠AI和大數據,追蹤詐騙資訊流,精準鎖定詐騙源頭。同時,利用區塊鏈技術加強金融監管,堵住詐騙集團的資金轉移通道。
3. 清除內部“內鬼”:詐騙集團之所以能夠長期運作,離不開某些行業內部人員的幫助。此前中國警方就破獲了一起涉及運營商的黑色產業鏈案件,詐騙集團通過“內鬼”獲取海量實名資訊和手機號資源。因此,各國應加強行業自查,杜絕電詐集團從內部滲透。
打擊電詐,絕不能只靠“斷”!
泰國這次的行動雖然展示了強硬態度,但現實情況也證明,單純的“斷水斷電斷網”無法徹底摧毀電詐集團。犯罪分子早已不是過去依賴固定電話、銀行卡作案的低端模式,而是利用高科技、全球化網路和跨國金融系統運作。
要真正剷除電信詐騙,必須依靠國際執法合作、技術封鎖和資金監管的多管齊下,而不是簡單地按下一個“斷電”按鈕。否則,就像這次一樣——看似斷絕了一切,但電詐集團依然能找到生存的辦法,最終打臉的,只能是執法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