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泰緬邊境地區頻發的網路賭博和電信詐騙案件,中國、泰國、緬甸三國政府合力開展了集中打擊行動,旨在徹底摧毀這一跨境犯罪網路。自2月起,泰國政府對泰緬邊境五個關鍵點位實施了相對嚴格的斷電、斷油及斷網措施,重點覆蓋緬甸妙瓦底等電詐活動密集區域,以期通過切斷其基礎設施供應,遏制電詐窩點的運營。
妙瓦底電詐打擊效果幾何
可以說,這一系列舉措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國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日前通過媒體發布的衛星圖片顯示,泰緬邊境部分電詐活躍區域的夜間光亮度在“三斷”措施實施後有明顯的降低。SDGSAT-1衛星影像對比顯示,妙瓦底地區的亞太城、金紫檀、寰亞國際、KK、東風等電詐園區夜間燈光亮度大幅下降,部分園區甚至陷入黑暗。
據統計,亞太城電力供應下降五成,金紫檀園區下降近九成,寰亞國際園區下降超過九成,多個重點園區所在區域整體下降約90%。
但另一方面,也有分析認為,目前遠遠不到可以振臂高呼之時,打擊電詐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根據民族地方武裝“克倫邊防軍(BGF)”的說法,該武裝組織在行動中抓捕部分涉電信詐騙疑犯,“相信只是低層管理人員,部分被拘留人士身體狀況不佳,甚至精神失常。”在打擊過程中,仍有相當數量的涉電詐人員“不知所蹤”。
同樣是來自“克倫邊防軍”的說法,該武裝組織透露,在2月25日搜查妙瓦底附近的電詐園區時,逃跑的眾多外國人中可能有約10名日本人,另外還有約10人下落不明。尚不清楚這些人是犯罪團夥的相關人員還是人口販賣的受害者。而其他“逃跑的眾多外國人”的數量,目前尚未有確切數字。
新情況凸顯!滯留人員受困邊境
隨著妙瓦底地區電詐打擊行動的深入,新的問題逐漸浮現。據“克倫邊防軍”報告,他們從妙瓦底詐騙園區中解救了7000餘名外國人,主要來自中國,但這些人獲救後卻滯留在了當地條件惡劣的臨時營地中。
據了解,本月初,大約600名中國籍員工由警察陪同乘坐包機,被直接送回中國。然而,其他獲釋人員進入泰國的步伐似乎停滯不前。
由於遣返協調進展緩慢,這些獲救者被迫在營地中等待,環境骯髒擁擠,衛生條件極差。現場目擊者稱,數百名疲憊的年輕人躺在露天拘留中心,飽受酷熱和蚊蟲侵擾。他們來自二十多個國家,迫切希望儘快返回自己的國家。
有滯留人員表示,廁所和淋浴間無法正常使用,環境惡劣至極,“我希望我能儘快聯繫到我的父母,這樣我就可以離開了。”還有人表示,現在他每天只能獲得兩頓非常簡單的餐食,450人共用兩個廁所。“現在大家都在任何能夠上廁所的地方自行解決。”
但也有中國籍被拘留者則感慨,獲釋讓他感到“非常高興”,期待能儘快離開這個“地獄”,因為“中國是最安全的。”
新的詐騙方向同樣令人擔憂
在妙瓦底電詐打擊行動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新的電信詐騙趨勢也引發了廣泛關注。
日本駐緬甸大使館就發布公告稱,提醒日本公民警惕針對日本人的網路詐騙活動。這些詐騙活動不僅限於中文詐騙,還涉及到日語等其他語種。
公告指出,近期有日本公民被通過社交媒體認識的熟人引誘至柬埔寨等國家工作,最終被騙至緬甸妙瓦底參與網上洗錢和詐騙活動。在詐騙營中,受害者被迫在持續監視下進行詐騙活動,如果未達到規定的業績指標,還會遭受酷刑和虐待。這些詐騙分子不僅利用日本公民進行犯罪活動,還可能利用懂日語的緬甸人或其他國家人員實施此類犯罪。
更令人擔憂的是,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電信詐騙手段也在不斷升級和變化。除了傳統的電話詐騙、網路詐騙,以及利用社交媒體、短視頻平台等新興媒體進行詐騙的手段外,由於電詐犯罪“產業模組”的日趨升級,犯罪工具軟體設計得越來越簡單易用,使得更多人群被捲入到電詐活動中,進一步擴大了犯罪的規模和影響。而這些新手段具有更強的隱蔽性和欺騙性,給受害者帶來了更大的損失和風險。
另一方面,資金渠道交織隱蔽,特別是虛擬幣“洗錢”已成為主流手法,電詐犯罪分子通過“小額多筆”的方式轉移涉詐資金,使得資金回溯難度大大增加,給案件的偵破和追贓挽損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
為了應對這一新趨勢,各國政府和相關機構正在加強合作和資訊共用,提高打擊電信詐騙的效率和準確性。但打擊電詐仍然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