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受到爭議的產品在穀歌廣告投放時面臨了嚴峻的挑戰——封號。隨著廣告平台容忍度逐漸降低,特別是在素材方面,行業內的各種激進做法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風控打擊。
從廣告的品類、公司主體、IP,到郵箱、標記素材,幾乎所有能涉及到的方面都被逐一嚴格審查。
更離譜的是,標點符號都成了風控的目標!你沒聽錯,標點符號竟然也能成為被封的理由。
更有甚者,新建的廣告系列往往遭遇“受限”提示,導致視頻廣告直接被拒登,而投放圖片的效果也遠遠不如預期。無奈之下,很多廣告主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文字——也就是廣告文案上。
然而,面對日益嚴格的審核機制,如何撰寫廣告文案,才能保證後續修改幅度最小、回收效果最大化呢?這一點,大家都在苦苦摸索。
為此,今天PASA就給大家總結一些撰寫穀歌廣告文案的經驗和建議,希望在不斷變動的廣告環境中,幫助大家站穩腳跟,提升廣告回報。
精準匹配用戶意圖:文案的核心
穀歌廣告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其基於搜索的特性,用戶已經通過關鍵詞表達了需求。因此,文案要與用戶的需求直接對接。在廣告標題中,至少要嵌入一個核心關鍵詞,能顯著提高廣告的點擊率。研究顯示,包含目標關鍵詞的廣告標題,點擊率(CTR)可以提升15%-20%。此外,在描述部分,最好能進一步明確傳達具體的利益點,抓住用戶的需求。
突出獨特賣點(USP):讓用戶眼前一亮
在激烈的競價廣告環境中,用戶面臨的資訊選擇過多,廣告文案要在幾秒鐘內展示出你的獨特賣點,迅速吸引他們的目光。根據行業研究,強調具體優勢的廣告轉化率,比簡單的泛化描述(例如“立即點擊”)要高出12%左右。因此,在撰寫文案時,一定要明確指出你的產品為何不同,能為用戶解決什麼問題。
製造緊迫感:激發用戶立即行動
穀歌廣告的即時性為製造緊迫感提供了天然的條件。在文案中加入時間限制或其他緊迫元素,能夠有效激發用戶的**FOMO(錯失恐懼)**心理,促使他們立刻點擊。比如:“限時特惠,今天下載立享8折優惠!” 或者“剩餘名額僅有3個,趕快行動!”
案例數據顯示,添加倒計時的廣告,點擊率平均提升了25%。這種時間緊迫感能有效刺激用戶在有限時間內做出決策,避免拖延。
善用數字和符號:讓文案更具吸引力
在有限字元空間的情況下,數字和符號不僅能夠讓資訊更加直觀,還能大大節省文字空間,使廣告更具視覺衝擊力。例如,“9折優惠”、“500+選擇”或“下載立享免費福利”,這些數字和符號在視覺上更突出,也能讓用戶快速捕捉到關鍵資訊。
拆解量爆款視頻,文本化呈現
有些廣告主會選擇將量爆款的視頻畫面轉化為文案,這樣不僅能減少廣告素材的違規風險,還能通過文案清晰傳遞產品的核心亮點。將視頻中的關鍵資訊提煉出來,通過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文字呈現,同樣可以達到強烈的吸引效果。
用戶心理元素:抓住他們的“痛點”
有時,廣告文案的成功不僅僅依靠功能描述,更要巧妙地利用用戶心理。例如,饑餓營銷就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策略。通過製造“供不應求”的感覺,激發用戶的購買慾望。你可以用類似“限量發售,搶購即將結束”這樣的語句來激發用戶的購買衝動。
規避違規詞,巧妙替換
在穀歌廣告平台,很多敏感詞都會被系統自動識別並封禁。這時,廣告文案就需要在合規範圍內巧妙替換。例如:
"賺錢" → "解鎖第二收入"
"免費試用" → "0風險體驗"
"立即購買" → "搶先鎖定權益"
避免因使用違規詞而被封禁。靈活變通,才能活得長久。
持續測試與優化:不斷精進,迎接最佳結果
穀歌廣告允許你建立多個文案版本(例如響應式搜索廣告),並通過A/B測試來找出最佳文案組合。每次測試時,應關注單一變數(例如標題中的關鍵詞與號召語的對比),並保證測試時間足夠長(至少7天),以確保結果具有統計顯著性。
持續測試與優化,能夠幫助你不斷提升廣告效果,找到最適合自己產品和目標用戶的文案。
文案不是萬能,但能救命!
誠然,文案不是投放的全部,競價策略和關鍵詞選得好也很關鍵。但別小看這一小段文字,一份精心打磨的廣告文案,能在競爭裡殺出重圍,甚至撐起上千美金的日消耗!
我見過太多案例,靠一條神文案,把ROI從50%拉到80%,硬生生把賬號從封號邊緣拉回來。趕緊去跑一輪,數據會給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