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府近日宣布,將在未來兩年內完成無國籍人士的身份登記工作,確保這一群體能夠獲得合法身份和相應權利。
司法部部長塔威在見證“關於幫助無法登記身份資訊及無國籍人士諒解備忘錄(MOU)”的簽署後強調,政府高度重視提升民眾生活質量,尤其是關懷弱勢群體,其中包括無國籍、無身份、無宗教信仰且未能登記身份資訊的人士。
這一問題不僅是泰國政府的關注重點,也受到聯合國的高度重視。
目前,泰國境內出生但未登記身份或缺乏官方記錄的人口約有100萬人。據內政部統計,已有約48萬人提交了身份登記申請。
然而,由於身份審核涉及政府流程和國家安全考量,程序相當複雜,按照過去的審批速度,可能需要70至80年才能完成。因此,如何加快審批進程,為這一群體賦予合法身份,是泰國政府亟待解決的問題。
為推進這一工作,權利與自由保護廳、泰國特別案件調查廳(DSI)、土地及兒童與青少年保護廳、司法部鑒定中心、內政部行政廳、基礎教育委員會辦公室以及曼穀市行政管理部門等七個機構共同簽署了MOU,承諾將加強合作,統一標準,對48萬名申請人進行篩選和審查。該項目預計將在兩年內完成,政府也承諾將確保所有申請人的身份資訊登記任務如期完成。
根據協議,由內政部牽頭,行政廳和教育部負責具體的身份登記事務。對於學齡人員,在完成身份登記後,他們將獲得“G”標識身份,這意味著他們可以享有15年免費教育,並獲得相應的醫療保障。
塔威警上校最後向公務員寄語,強調當今時代是民眾覺醒的時代,國家治理必須遵循善治原則。他提醒公務員,薪資來源於人民的稅收,服務人民、幫助人民、保護人民的權益是他們的使命,希望所有政府官員能夠秉持責任感,積極推動這一政策的落實,為社會公平與公正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