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東南亞地區的電信詐騙活動愈演愈烈,緬甸、柬埔寨、寮國、菲律賓等國成為犯罪集團的溫床。其中,緬北、妙瓦底、果敢等地依靠地方武裝的庇護,形成了多個電詐園區。而在其中,亞太城曾是極具代表性的詐騙據點,吸引了大量從事非法活動的人員。
然而,隨著中國政府的高壓態勢,以及緬甸官方和地方武裝勢力的聯合打擊,亞太城的未來正變得岌岌可危!
緬甸的打擊行動:電詐集團的生存空間被壓縮
自2023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政府對緬甸施加了越來越大的外交壓力,要求其徹底清除境內電信詐騙犯罪。緬甸軍方和地方武裝也在利益驅使和外部壓力下,對多個電詐據點展開了大規模掃蕩行動。
以妙瓦底為例,克倫邊防軍(BGF)近期開展了持續數月的打擊行動,成功逮捕7000餘名涉詐人員,並遣返2000多名中國籍嫌犯。然而,由於遣返進度緩慢,大量涉詐人員仍被臨時關押,BGF不得不承擔巨額的看押費用。據估算,BGF每月在押涉詐人員的生活成本高達300萬泰銖(約60萬元人民幣),這對於地方武裝而言,是一筆沉重的財政負擔。
與此同時,在果敢地區,中國政府直接與四大特區的軍事指揮官展開談判,要求他們配合行動。
“我們不清楚他們具體去了哪裡。四個特區的指揮官都被中國直接召見,目前已經離開,特區內已無指揮官。但至於中國為何召見他們,我們目前還不清楚。” MNDAA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果敢等地區的電詐窩點並未完全根除,部分詐騙集團仍在試圖尋找新的藏身之地。BGF的困境:財政危機與國際壓力BGF作為妙瓦底的主要地方武裝勢力,一直依賴電詐集團的經濟收益。
過去,這些詐騙團夥向BGF繳納高額“保護費”,以換取庇護和運營便利。但如今,隨著詐騙窩點被清剿,BGF失去了這筆穩定的收入來源,反而因為關押大量涉詐人員而面臨沉重的經濟壓力。
更雪上加霜的是,泰國政府近期對BGF高層施壓,甚至對BGF領導人索奇督(Saw Chit Thu)發出了逮捕令。這意味著BGF不僅要面對中國和緬甸政府的壓力,還要應對泰國政府的強硬態度。在多方夾擊下,BGF已無力再為詐騙集團提供庇護,只能配合清剿行動,甚至主動推動涉詐人員的遣返。
亞太城的轉型:詐騙園區變成“養雞場”?
在一系列高壓政策下,曾經的詐騙重鎮 亞太城也面臨巨大變革。據多方消息,亞太城的部分詐騙園區已被關閉,甚至有區域被改造成養雞場,徹底改變其原有的運營模式。
據悉,BGF秘書長貌奇特圖在2024年11月15日就宣布了,亞太集團在Shwe Kokko地區的特許經營權已被緬甸克倫邊防軍(BGF)正式取消。目前,BGF發言人梭貌少校表示,原屬於亞太集團的特許經營區域已被改建為養雞場,旨在提供就業機會並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這一變化不僅意味著電詐集團的根基被動搖,也反映了緬甸政府正在嘗試改變這些地區的經濟結構,以求穩定局勢。
不過,儘管部分電詐人員被遣返,亞太城並未完全消失。一些詐騙集團仍在試圖尋找新的“合作夥伴”,或者向周邊地區遷移,試圖延續電詐產業鏈。
電詐集團的轉移:從緬甸到柬埔寨、菲律賓
雖然緬甸的打擊行動成效顯著,但詐騙集團並未徹底消失,而是採取了“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策略,向其他東南亞國家轉移。其中,柬埔寨蒙多基裡省已成為電詐集團的新興據點。
自2023年底以來,該省的中國人口急劇增加,詐騙集團通過租賃整棟大樓、酒店和度假村,打造封閉式的詐騙基地。有網友甚至透露,目前已有約2萬名外籍人員悄然抵達蒙多基裡。
據柬埔寨人權組織ADHOC透露,這些詐騙園區受到高度戒備,內部人員進出受到嚴格管控,甚至僱傭武裝人員看守,以防止成員逃跑或外界幹預。
除了柬埔寨,菲律賓、寮國等國家的部分地區也開始出現類似的電詐據點。如DKBA正在距離Phaya Tong Su電詐地區附近15公裡的Zeenapin地區,建設新的電詐基地!裡面各類生活設施一應俱全!而且該地還疑似有DKBA的駐地!
種種跡象表明,詐騙集團正試圖建立新的基地,以規避打擊行動。
亞太城還能存活多久?
從目前的態勢來看,亞太城作為詐騙集團的核心據點,已經難以維繫:
1. 國際壓力增加:中國、泰國、緬甸政府的聯合行動,使得詐騙集團失去了庇護。
2. 經濟模式崩塌:BGF等地方武裝失去了電詐產業的收入來源,財政困境迫使他們清剿詐騙集團。
3. 詐騙集團的轉移:詐騙集團正在尋找新的據點,緬甸已不再是它們的“最佳選擇”。
4. 地方治理的變革:亞太城部分區域被改造成農業用途,意味著地方武裝可能正嘗試合法化經營。
儘管亞太城尚未徹底消失,但其作為電詐中心的地位已經不複存在。在國際社會的持續關注下,緬甸政府和地方勢力的態度已逐漸發生變化,使得亞太城難以恢複昔日的“輝煌”...蘇奇督縱然有再大的本領,也不可能逆勢而為。
未來,電詐集團或許還會繼續尋找新的落腳點,但對於緬甸而言,徹底剷除電詐產業,也許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