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勞工部長皮帕(Phiphat Ratchakitprakarn)在國會不信任動議辯論會上,就反對派提出的最低工資調整、中國人在泰非法務工等議題作出全面回應,強調勞工部政策將堅持透明化和平衡性原則,確保泰國工人權益與國家經濟穩定並行。
一、最低工資上調至400泰銖/天?勞工部:需審慎評估經濟影響
反對派質疑政府拖延**全國最低日薪400泰銖(約80元人民幣)**的競選承諾。皮帕回應稱,薪資調整需綜合考慮多方因素:
✅僱主承受能力:
泰國中小企業(SMEs)占企業總數的99.5%,僱傭全國**70%**勞動力
若倉促調薪,可能導致企業裁員或倒閉,反損害工人利益
✅地區經濟差異:
目前泰國最低工資按地區劃分,最高為曼穀的354泰銖/天,最低為南部某些府的328泰銖/天
一刀切調至400泰銖恐加劇地區發展不平衡
✅國際競爭力:
越南、柬埔寨等鄰國最低工資僅180-250泰銖/天,泰國若大幅調薪可能削弱外資吸引力
皮帕強調:“薪資政策不能只看數字,必須確保僱主能生存、工人有工作,國家經濟才能持續增長。”勞工部已成立專項委員會,預計2025年底前完成評估,再決定是否全國統一調薪。
二、中國人在泰非法務工問題:5萬持證,3萬待查,勞工部成立專項打擊小組
反對派指出,中國籍勞工非法在泰工作問題日益嚴重,涉及餐飲、建築、電商等多個行業,擠壓本地就業機會。對此,皮帕公布最新數據與治理措施:
1. 合法外勞:50,069名中國人持工作證
20,000人:通過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項目引進的高技能人才
30,000餘人:普通工作簽證持有者,勞工部將逐一核查其就業真實性
2. 非法務工:重點打擊三大領域
勞工部已成立**“外勞管理特別行動組”**,優先調查:
🔹東部經濟走廊(EEC):春武裡(芭堤雅)、羅勇、北柳府的外資工廠
🔹服務業:中資餐廳、KTV、快遞物流公司
🔹建築業:中資承包項目中的非法勞工
執法手段包括:
突擊檢查企業,核對員工簽證與工作許可(Work Permit)
對非法僱傭企業罰款最高40萬泰銖(約8萬人民幣)/人
涉事外勞逮捕、驅逐出境,5年內禁止入境
3. 長期政策:限制外勞配額,促進泰國人就業
調整職業清單:限制外國人從事按摩、零售等本地人可勝任的工作
加強中介監管:打擊非法勞務中介,避免“假工作,真移民”
技能培訓計劃:提升泰國工人競爭力,減少對外勞依賴
三、反對派與民間反應
儘管皮帕的回應較為全面,但部分反對黨議員與勞工團體仍不滿:
為泰黨議員質疑:“若薪資調整需長期研究,為何競選時承諾‘立即實施’?”
泰國勞工聯合會呼籲:“應先試點400泰銖最低工資,而非無限期拖延。”
中小企業協會警告:“若強制調薪,30%的小企業可能裁員。”
四、專家分析:經濟與勞工權益如何平衡?
朱拉隆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頌猜(Somchai Pakapaswiwat)指出:
“泰國正面臨勞動力短缺與產業升級的雙重挑戰。單純提高工資未必能改善工人生活,還需配套措施,如降低生活成本、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否則企業外遷或自動化替代將加劇失業問題。”
結語:勞工部走在鋼絲上
此次辯論會凸顯泰國勞工政策的複雜性——既要保障工人權益,又需維持經濟競爭力。皮帕的回應表明,政府試圖在民意訴求與商業現實間尋找平衡。未來,最低工資調整與非法外勞治理的成效,將成為賽塔政府能否兌現“提高人民生活”承諾的關鍵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