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菏澤經開區人民法院近日對一起跨國電信網路詐騙案作出終審判決,9名主犯因針對印度實施"殺洋盤"式金融詐騙,分別被判處5年至14年9個月有期監禁,並處罰金。
該案創下涉案金額5.17億印度盧比(摺合人民幣超4000萬元)、受害人數達6.68萬人的驚人紀錄,成為近年來跨境電詐領域具有典型警示意義的重大案件。
經法庭審理查明,自2023年5月起,首要分子何某天在菏澤魯西新區設立詐騙基地,招募王某、吳某華等8人組成專業化犯罪集團。該團夥通過境外伺服器搭建"SENEE"虛假投資平台,精心設計"殺豬盤"話術體系,專門針對印度民眾實施精準詐騙。
犯罪組織展現出高度專業化的詐騙手法:成員偽裝成"情感受挫但事業成功"的印度女性,利用社交軟體與印度男性建立情感聯繫。
通過偽造生活照、旅遊記錄、公司資質檔案等全套虛假材料,甚至篡改IP地址偽裝本地屬性,構建"高收益低風險"的投資話術陷阱。當受害者注入大額資金後,平台立即實施"封盤"操作,徹底切斷資金提取通道。
該集團形成嚴密的組織架構:何某天負責對接印度企業、監管資金流轉;王某團隊承擔人員培訓及日常管理;吳某華設計詐騙劇本和操作流程;陳某搭建技術平台並維護支付通道。各成員按角色分工獲取非法所得,形成完整的跨境詐騙產業鏈。
判決書中明確指出,該團夥在7個月內導致數萬名印度公民遭受重大財產損失,其組織化、專業化程度已達到集團化犯罪標準。主審法官劉西磊特別指出:"雖然本案受害者主要為外國公民,但此類犯罪手法對國內民眾同樣具有極大威脅。
"他提醒公眾警惕"高回報投資理財""虛擬貨幣套利"等常見騙局,強調任何承諾"穩賺不賠"的金融行為都應提高警惕。
法院在宣判時特別指出,隨著國際執法合作深化,跨境犯罪空間正在持續壓縮。法官呼籲仍在從事電詐活動的不法分子:"妄圖利用境外目標逃避制裁的心理已不可行,主動投案自首才是唯一出路。"該案的嚴厲判決,既彰顯中國司法機關打擊電信網路詐騙的堅定決心,也為國際合作治理跨境犯罪提供了重要判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