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正計劃前往巴西,或者剛到巴西不久,甚至沒來過只是好奇這片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土地,那可以仔細看看這篇文章,會讓你初識巴西。
出發前的準備、禮儀與禁忌、人文地理常識、當地生活和商務須知等內容,毫無保留悉數分享。
出發前的準備
簽證:如果有找中介就按中介要求的提交就行了,準備的東西會多一點;如果是自行申請,那可以點擊看看簽證中心的這篇官方指引。這裡提醒一點,這些年巴西很火,簽證預約難,至少提前兩個月準備辦理簽證,不然臨時想出行,會有中介收取較高服務費的。
疫苗:去亞馬孫雨林地區,黃熱病疫苗必打,接種後10天生效;如果不去那邊,只是去聖保羅裡約巴西利亞或南部那些城市,那不用打也行,反正這十幾年除了新冠疫苗我是沒打過其它的,巴西出入境也不會查。
信用卡:這也是必備的,VISA或Master都行,巴西大小商店都接受,比現金都便利;而且打車軟體uber也可以綁定,基本上有它就不需要什麼現金了。
現金:兜裡沒點錢不安心的話也可以換點現鈔。在國內中國銀行可以換,但如果銀行提供的是200雷最大面值的,那就沒必要換了,這邊幾乎不流通,很多店都不接收。如果有地接的話,導遊都可以微信或現金換的,沒必要換太多,一兩百零錢傍身就好。當然想收藏的除外,巴西鈔票顏色紅黃藍綠紫,每個面值都有一種動物,也挺有特色的。
駕照:方向盤位置和中國一樣,如果想租車的話帶上國內駕照原件、國際駕照(網上辦理很快很便宜很方便)和信用卡。
電話卡:移動運營商都有國際漫遊,中國移動是收30元/天封頂,想經濟實惠一點的可以網上買張巴西流量卡。巴西本地卡不太好辦,很多都要求有本地CPF稅號,實在需要可以找找巴西朋友幫忙吧。
充電寶:救命神器,在巴西難覓共用充電寶蹤影,偶爾會遇到有電子產品商店售賣,價格至少5倍以上的,所以帶過來絕對實用。
轉換插座:巴西插頭是圓柱型,網上搜搜就看到了,這裡建議再帶個排插,方便各種充電。至於巴西電壓,是110V還是220V因城市而異,如果只是手機和筆記本這些充電是不用準備變壓器的,有帶其它電器的就要問好所在地電壓了。
日用品:巴西酒店基本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牙刷牙膏保溫杯拖鞋這些自己帶。衣服除了西裝襯衣這些,休閑款可以少帶,這邊快時尚店的衣服不貴而且應季(巴西在南半球,春秋夏冬與國內顛倒)。
檔案:護照複印好,最好彩色的,出門帶複印件就夠用了;邀請函行程單列印出來,以備入境工作人員問起的時候可以展示;名片最好帶上,這邊商務場合還是習慣交換名片的,如果要在巴西印不僅要3天以上而且價格也是3倍以上。
軟體APP:可以提前下載好一些軟體,打車用uber,溝通用whatsapp,社交用Instagram或facebook,搜索用Chrome,翻譯用Google translate,地圖用蘋果自帶的或google maps,匯率換算看Imoney。
當地禮儀與禁忌
見面禮儀:雖說巴西人見面會有左親右親的貼面禮,但我們國人和他們初次見面,握手問候,並保持微笑就可以了。等時間久了熟悉了再做入鄉隨俗的動作。
形象禮儀:開會洽談穿得正式是應該的,巴西寫字樓的上班族常年習慣穿正裝,如果不是很正式嚴肅的場合,不扣西裝不帶領帶穿襯衣或polo也可以,但記住,衣服一定要熨平!這個細節很多人不注意,看起來掉身份掉價。
乘車禮儀:上車見到司機一般都會問候一下,Bom dia/Boa tarde(早上好/下午好),Tudo bem? (你好嗎?)這些,下車說句Obrigado/a (謝謝)。打車的話,司機是職業司機,上車坐后座是沒關係的 ,但如果是朋友或客戶送你,就要注意副駕位置了,沒人坐你要坐在副駕,別人坐了但提前下車了你也要補位坐到副駕上(這是巴西人日常很習慣的動作),不然對方很可能感覺你將他當職業司機而不是朋友。
用餐禮儀:去中餐館吃就隨便了,有領導就注意一下領導的感受。但在巴西餐館吃,就要注意了,盡量吃慢點不要發出太大聲響,盡量一次拿少一點不要堆滿整個碟,還有嘴巴不要碰碗碟要用上刀叉勺送嘴裡,吃東西少說話,勤擦嘴。
手勢禁忌:“OK”手勢不禮貌,想表達“好的”、“沒問題”,豎大拇指。(補充一下,拇指和食指成圈是帶有侮辱性,但拇指和食指比成扁扁的葉形是可以的,比如表達“非常好吃”~)
吸煙禁忌:基本上頭頂有遮擋的地方都不能吸煙。
巴西商務須知
陌拜:在巴西還是比較容易找到聯繫方式和推銷業務的,即便是cold call或登門陌拜,只要態度誠懇說明來意,一般都會幫你轉達搭上線,不像國內銅牆鐵壁,前台或保安就能將你攔得死死的。
預約:不是陌拜,而是有所聯繫要會面,那注意是需要預約的,而且還要提前1-2個星期或更多,臨時著急想約很可能約不上的。可以說他們計劃性強,也可以說他們不太喜歡突如其來的改變,這與我們習慣的見縫插針靈活應變不一樣。
慢節奏:可能是因為熱帶氣候讓他們的新陳代謝自然放緩,或者因為豐饒自然資源降低了他們的生存焦慮,巴西人做事總讓我們覺得慢。郵件三五天能回已是謝天謝地,效率能趕上我們四分之一也是阿彌陀佛。盡量將任務拆細一點吧,再變換各種方式哄著催著讓他們一點點完成,不然只能干著急了。
政府關係:到了巴西不要太迷信別人對你說的他和某某官員關係有多好,這邊的官沒想象中有那麼大權力和能耐,大部分時候能真正幫助生意達成的,是他認識多少巴西財團和家族,和巴西各種工會和行業協會有多密切的聯繫,在本地商業網路有多深。
合作與信任:在巴西建立商業信任需要時間,畢竟大部分商家語言不通相隔遙遠文化迥異,要合作,耐心和持續投入是關鍵。一旦建立信任和合作後,大部分巴方的忠誠度和信用度都很高(這也是基於合同而不是口頭承諾),雙方關係往往也是很穩定和持久。
金融成本:如果雙方合作很久都沒實現規模增長,那有可能是因為金融問題。巴西資金成本高,銀行定期存款一年有10%左右,中小企業貸款年化25%-40%(信用卡迴圈利息更是全球最高之一,340%-450%),所以,很多巴西買家不會輕易擴大規模增加資金壓力,或者當有資金時他們可能會選擇更好的投資標的,特別是在匯率不穩定的情況下。
營銷渠道:傳統上我們可能會選擇參加巴西的展會去拓客,如果只是想初訪國情和品牌露出,那無可厚非,但如果是想獲得更好的獲客效果,那其實可以考慮性價比更高的方式。
畢竟算上機票住宿簽證費攤位費物流費這些,以十萬計了,以這個預算投入到巴西企業和巴西人熱衷的社媒渠道,比如Instagram、Facebook、WhatsApp甚至是新興的tiktok的營銷中,可能還會見奇效。
CNPJ:Cadastro Nacional da Pessoa Jurídica,巴西全國法人登記號,14位數字,相當於國內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所有在巴西註冊的公司、個體戶(MEI)、非營利組織(ONG)、外國公司分支機構等法人實體都必須擁有。
而申請這個,要求有巴西法人代表,國內做跨境電商的公司想在拉美最大的電子商務平台開設帳號,就必須有CNPJ號。這個代辦已經在國內形成行業了,搜搜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