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近期接連發生的綁架事件已引發全國性不安,尤其是被譽為“鋼鐵大王”的華商郭從願在支付巨額贖金後仍遭撕票的慘劇,不僅震驚社會,更將馬可仕政府推向了政治與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
事件從最初的綁架、支付贖金到最終不幸遇害,伴隨著死者家屬對警方反應遲鈍的憤怒控訴,徹底點燃了菲律賓民眾的焦慮情緒。特別是在在菲華人社群中,這起事件彷彿開啟了壓抑許久的恐懼與憤怒之門,情緒沸騰。
更令人擔憂的是,有跡象顯示此類犯罪行為已高度系統化。據傳,犯罪集團正利用馬尼拉部分賭場VIP廳和虛擬貨幣平台進行洗錢。這類有組織、有路線、有遮蔽的犯罪網路,正在逐步成為一種可複製的“產業模式”。綁架、索贖金、撕票、銷聲匿跡——一切彷彿早已流程化。
儘管部分賭場及平台已啟動風控機制,但菲律賓執法單位的反應速度與能力卻顯得嚴重滯後,使得公眾對國家安全體系的信任急劇下降。
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已發生12起類似的綁架案件,數量遠超去年同期平均水平。這不僅讓華人社群陷入惶恐,也引起了本地民眾的廣泛憂慮。人們不禁質疑:菲律賓國家警察(PNP)以及其反綁架大隊(AKG)到底在做什麼?
在愈演愈烈的輿論壓力下,菲律賓政府終於開始回應。知名華社領袖洪玉華公開批評現行警力系統效率低下,呼籲恢複“PACER”時代高響應的反綁體系。她指出,當前綁架行為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暴力犯罪,而是摻雜著跨境洗錢和虛擬貨幣運作的複合型新型犯罪,亟需制度層面的革新。
與此同時,菲律賓各大華人組織——包括華人商會與商業總會也紛紛表態,要求政府提供切實的安全保障,保護在菲外籍商人、尤其是華人的基本人身安全。
反犯罪與腐敗志願者協會(VACC)也發出警告:這些接連不斷的華商綁架案,不僅是家庭的悲劇,更正在侵蝕外資投資信心,動搖國家經濟根基。
參議員張僑偉和埃傑西托等多位政界人物也紛紛發聲,要求國家警察系統徹查此案,並建議成立專門小組,全力應對日益嚴重的綁架犯罪。
面對民怨高漲,小馬政府開始緊急部署措施以重建信任:承諾加強警力在唐人街、環球城、馬卡蒂等區域的全天候巡邏;增設“華社專屬服務窗口”;強化便衣與情報系統合作機制;並嘗試吸納洪玉華提出的社區協作反綁構想,以修複執政團隊與民間之間破裂的信任機制。
然而,這些事後“補救”行動在許多人看來只是“亡羊補牢”,難以彌補信任已失的現實。
事實上,這場危機的根源早已埋下:小馬政府執政以來,政治資源多用於應對杜特爾特家族陣營的“宮鬥”,忽視了治安、司法和基層執法體系的重建。最新民調顯示,小馬的支援率已首次落後副總統莎拉·杜特爾特。這也讓郭從願命案被視為“壓垮信任的最後一根稻草”。
越來越多的菲律賓人已意識到,政府若繼續沉溺於政治權謀,而忽略民眾最基本的安全感,終將付出慘重代價。
公眾的質疑聲不再僅限於華人社群,更多普通市民也開始追問:一個忙於內鬥、無暇顧及治安的政府,能否真正守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尤其是在當前菲國經濟疲軟、投資環境緊張的背景下,此類暴力犯罪的頻發只會進一步加劇社會焦慮。
如今的菲律賓,已站在一個危險的十字路口。綁架案頻發、跨境洗錢活動猖獗、警隊效率低迷,這些都不僅僅是華人的問題,而是全國人民集體焦慮的集中體現。
如果小馬政府仍不能深刻反思、痛下決心整治治安體系,而只是將精力繼續用於黨派爭鬥與政敵清算,那這場信任危機恐怕還只是開始。
在接下來的選舉中,民心將是最重要的“選票”。而一旦華人商界失望出走,本地中產階級也因治安憂慮而信任崩塌,小馬政府還能守得住什麼?
願這起慘劇,能真正喚醒一個沉睡中的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