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府近日祭出重拳,正式啟動代號為"網路之眼"的專項打擊行動,劍指日益猖獗的個人資訊非法交易與網路犯罪活動。這項由泰國警方網路犯罪調查局(CCIB)與個人數據保護委員會(PDPC)聯合開展的專項行動,標誌著泰國在數據安全治理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
雙軌並行的"鷹眼"防禦體系
在曼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泰國科技犯罪調查總局局長普拉登·皮烏潘與PDPC秘書長蘇拉蓬·彭坎共同宣布了這一戰略部署。根據最新出台的《防止和打擊科技犯罪法令》第2號修正案,泰國將建立"Eagle Eye"與"Cyber Eye"雙軌監控系統:
"Eagle Eye"小組:由PDPC主導,專註於個人數據保護體系的建設與完善
"Cyber Eye"小組:由網路犯罪警察組成,負責主動偵查和打擊數據犯罪行為
"這兩個小組就像守護數據安全的左右手,"普拉登局長形象地比喻道,"一個負責預防,一個負責打擊,形成完整的防護閉環。"
嚴刑峻法震懾數據犯罪
新修訂的法令對數據犯罪行為設定了明確紅線。根據第11/2條規定,任何非法獲取、存儲或使用個人資訊用於網路犯罪的行為,都將面臨刑事追責。這一法律武器於4月13日正式生效,為執法行動提供了有力支撐。
蘇拉蓬秘書長特彆強調:"在數字經濟時代,個人數據就是新型石油。我們必須像保護國家戰略資源一樣,守護每個公民的數據安全。"數據顯示,泰國近年來因數據泄露導致的網路詐騙案件激增,2023年相關損失超過50億泰銖。
政企協同的治理新模式
此次行動的最大亮點在於建立了跨部門的協同機制:
技術共用:警方犯罪資料庫與PDPC監管平台實現數據互通
聯合執法:針對重大案件成立專案組,縮短響應時間
能力共建:定期開展執法人員數據安全專業培訓
這種"監管+執法"的創新模式,已經在近期破獲的幾起跨國數據犯罪案件中展現出成效。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執法部門僅用72小時就搗毀了一個涉及10萬條公民個人資訊的地下交易網路。
面向未來的數據安全戰略
泰國政府將此次行動視為數字經濟建設的重要保障。隨著《個人數據保護法》的全面實施,PDPC的角色將進一步強化。據悉,泰國正在籌建國家級數據安全監控中心,預計2025年投入運營。
"我們的目標很明確,"蘇拉蓬表示,"就是要讓泰國成為東南亞數據安全治理的標杆,為數字經濟發展築牢安全基石。"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或將重塑區域數據治理格局。
業內專家認為,泰國此次重拳出擊,不僅是對當前數據犯罪態勢的強力回應,更是為即將到來的數字經濟大發展掃清障礙。隨著雙"鷹眼"系統的持續運轉,泰國公民的數據安全將獲得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