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菲律賓司法部長雷穆拉(Jesus Crispin Remulla)在一次電台專訪中公開爆料,直指總統反有組織犯罪委員會(PAOCC)涉嫌非法釋放POGO相關外籍嫌犯,其中執行主任卡西奧(Winston John Casio)更被控“未經授權”發放保釋令。該言論在政壇掀起軒然大波,外界質疑:總統辦公室是否存在保護特定利益集團的“隱秘操作網”?
雷穆拉指控:POGO嫌犯未調查就放人,保釋程序涉嫌越權
雷穆拉在訪談中指出,PAOCC近期在逮捕涉案POGO人員後,未履行調查與取證程序便予以釋放,更有甚者,卡西奧私自簽署保釋令,允許嫌疑人保釋甚至遣返回國。
“PAOCC根本無權發放保釋令,他們的職責是調查和配合起訴,而不是直接釋放嫌犯。”——雷穆拉
司法部長進一步透露,自己已將此事通報總統秘書長貝爾薩明(Lucas Bersamin),兩人一致認為:PAOCC必須先具備調查與數字取證能力,才能合理處理相關案件,否則就是草率行事、越權操作。
焦點事件:卡西奧疑無授權放人並“送機”遣返中國嫌疑人
風波的導火索,是一起涉及中國公民**王煜石(Wang Yushi)**的保釋案件。根據PAOCC內部記錄,卡西奧在未獲授權、也未進行任何調查的情況下,私自批准王煜石保釋並簽署“自願遣返”檔案,使其搭乘航班返回中國。
雷穆拉怒斥此舉:
“就憑嫌疑人交了‘保證金’、寫了‘保證書’,卡西奧就放人?這是嚴重違反法律程序的行為。”
此事一經曝光,立即引髮網友和法律界高度關注。
“有後台”再翻身?卡西奧再陷輿論旋渦
卡西奧並非首次因行為爭議引發批評。2023年10月,他曾在一次針對POGO的突襲行動中,掌摑被捕嫌犯的視頻在社交媒體瘋傳,引發廣泛譴責。雖隨後被解除發言人職務,但僅數月後便“回鍋”複職。
據悉,他恢複職位的“和解條件”是向受害者在公眾和法庭上道歉,且不需承擔民事賠償。一些媒體認為,卡西奧“屢教不改”卻多次化險為夷,或與其背後存在強大政治靠山有關。
如今面對司法部長的正面質疑,外界紛紛追問:卡西奧這一次,還能再全身而退嗎?
POGO監管困局:保釋權誰說了算?
菲律賓博彩運營商(POGO)一直是該國安全與治理的敏感領域。過去幾年,頻繁爆出:
非法拘禁、詐騙、人口販運等惡性案件;
外籍員工(多數為中國人)涉嫌違法;
執法機構“雷聲大雨點小”、打擊乏力。
在此背景下,PAOCC作為總統直屬的反有組織犯罪機構,其行為本應更嚴謹。然而如今卻傳出程序違規、保釋操作“走捷徑”,再度引發外界對菲律賓打擊POGO亂象是否“雷聲大、落地輕”的疑慮。
評論:司法與行政許可權模糊,反腐能否動真格?
雷穆拉的爆料點出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菲律賓部分執法與行政單位許可權交叉、監督缺失,加之人事安排政治化,令個別官員在制度“灰色地帶”操作自如、避責有術。
此案若不了了之,恐將進一步打擊公眾對司法系統的信任,也讓POGO成為政治權力與金錢交易的灰色空間。
外界拭目以待:司法部長此次發難,究竟能否撼動“高牆之內”的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