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柬埔寨並與首相洪瑪耐簽署《聯合聲明》後僅三天,柬埔寨政府迅速行動,於西哈努克省(西港)展開大規模電信詐騙打擊行動。
多個長期被認為“背景強硬、難以撼動”的大型電詐窩點遭到突擊檢查,此舉被業內人士解讀為國家層級打擊電詐行動的正式啟動。
高層推動,政治訊號明確
此次突擊行動發生在《中柬聯合聲明》發布之後,聲明中“重拳打擊”、“持續開展”、“加強合作”等措辭不再僅是外交場合的官式表態,而成為執法系統必須執行的“政治任務”。
選擇從電詐活動猖獗的西港開刀,既是對長期“鐵盤”勢力的直接挑戰,也釋放出明確訊號:這一輪打擊並非象徵性整頓,而是一次系統性、持續性的戰略部署。
一名了解行動內情的消息人士表示:“這次不再是走過場,誰認識誰都不管用,所有‘盤主’都得看清現實,風向已徹底轉變。”
從“割草”到“拔樹”,執法邏輯升級
儘管目前行動集中在西哈努克省,一些觀察人士質疑為何其他地區尚未動手。但知情人士強調,這次打擊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割草式清查”,而是“拔樹式清除”,精準識別、高效摧毀,將成為下一階段的重點方向。
這也意味著,執法機構將從根源入手,逐層深入各地網路電詐的運作體系,包括窩點、通道、假公司等,以建立長效治理機制。
電詐問題上升為“政治責任”
《聯合聲明》的簽署,標誌著中柬反詐合作從執法層面上升至國家政治責任層面。今後,電信網路詐騙將不再僅被視作治安問題,而是國家信譽和政務問責體系下的重點事務。
一旦有窩點暴露、案件查實,若執法機關不採取行動,將可能構成瀆職,直接影響官員仕途和部門評估。這種“軍令狀”式壓力,將進一步推動執法單位落實到位。
風暴已起,退出與清剿成“雙線競速”
在中國技術力量和情報支援下,柬埔寨的反詐行動正在向全國蔓延。西港行動只是開端,風暴終將席捲更多地區。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灰色產業鏈面臨前所未有的“清算期”。隨著“例外”空間的消失,每一個仍在運營的“盤”都必須做出選擇:要麼主動清場退出,要麼在高壓打擊中等待被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