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跨境電信詐騙愈演愈烈,亞洲多國正在加速構建聯合打擊機制。近日,中國、柬埔寨、泰國和印度尼西亞四國宣布啟動新一輪反詐合作,標誌著區域安全協作從雙邊走向多邊,邁入“實戰聯動”的新階段。
邊境執法+情報共用,多點開花的聯合打擊格局初步形成
柬埔寨國家反人口販運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周文英日前表示,柬泰兩國已在邊境地區開展聯合執法,針對活躍於邊境灰色地帶的電詐團夥展開精準清剿。
與此同時,中國與印尼也在雙邊安全戰略對話中將網路詐騙列為優先議題。雙方承諾加強跨境情報交換、執法合作和技術資源對接,以建立更具效率的反詐合作機制。
印尼外交部長蘇吉諾則指出,與中國在網路安全領域的合作“具有戰略決定性”,並透露印尼正以此為模板,協助其他東盟國家提升打擊電詐的能力建設。
周文英進一步披露,截至目前,已有來自17個國家的受害者被跨國犯罪集團誘騙至柬埔寨參與電詐犯罪,凸顯區域合作的緊迫性與必要性。
泰柬共建職業培訓中心,試圖從根源斬斷電詐“人才鏈”
除執法協作外,預防性治理也被提升至議事日程。泰國新任總理佩通坦近日訪問金邊,與柬方簽署邊境安全合作計劃,並敲定“跨境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協議。
該計劃旨在為邊境地區高風險人群提供就業技能,減少其被電詐集團吸收的可能性,從“供給端”削弱犯罪鏈條,被視為治理源頭的重要嘗試。
泰國警方則對柬方在多起跨境詐騙案件中的配合表示感謝,並宣布將建立更高級別的資訊互通平台,實現快速應對與多國聯動。
區域反詐合作升級:三大趨勢凸顯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本輪聯合行動具有三大顯著特徵:
合作層級提升:反詐議題不再局限於執法機構間的對接,已被納入各國高層安全議程,呈現元首主導、部際協調的新格局;
技術協同加強:四國在網路監控、數據追蹤、行為建模等關鍵領域展開合作,推動建立共用反詐科技平台;
人道維度納入治理:通過職業培訓與勞工保護機制,從社會治理層面切斷詐騙組織的人力來源。
周文英表示:“我們正逐步構建一套跨國‘聯動幹預系統’,不再只是事後追捕,而是提前介入、精準封鎖詐騙鏈條。”
未來挑戰:詐騙網路或將向執法空白區轉移
儘管當前反詐行動初顯成效,但安全專家提醒,電詐集團具有高度流動性和適應性。隨著柬泰印中等國打壓力度持續加強,詐騙集團可能轉向執法監管較弱的國家,尋找新的“避風港”。
因此,分析人士建議,未來應擴大合作網路,吸納更多亞洲及全球夥伴加入聯合打擊體系,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跨區域“無縫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