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總統的新一輪貿易攻勢中,泰國赫然在列。美國計劃對泰國產品徵收高達36%的懲罰性關稅,遠高於全球平均16%,在美國185個貿易夥伴中排名第20,在亞洲則排第10。
這一舉措背後,是美對泰貿易逆差高達460億美元的現實。雖然徵稅尚未立即生效,但泰國政商界已陷入緊張,呼籲政府在90天談判窗口內爭取豁免。
總理佩通坦已表態,泰國準備了一項“強有力的計劃”來應對美方制裁。他坦言,如果談判失敗,泰國今年GDP增長恐將跌破2%,這對本就長期低迷的泰國經濟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
經濟困局之下,“賭場救國”浮出水面
泰國經濟早在疫情前便已顯疲態,過去五年GDP增速始終落後於東盟鄰國。疫情後雖有複蘇,但增長明顯偏弱,結構性問題凸顯。政局動蕩、基礎設施投資效率低、貪腐問題頻發,導致大型項目推進緩慢。旅遊業雖曾貢獻GDP的20%,但複蘇仍未達峰值。
面對美國關稅帶來的約9000億泰銖損失,泰國政府試圖尋找新的增長引擎,博彩業再次進入政策視野。
副總理普譚公開表示,計劃中的“娛樂綜合體”或可成為彌補損失的重要手段。根據國會特別委員會的規劃,娛樂綜合體將包括五星級酒店、購物中心、水上樂園、體育館及10%空間專用於賭場。首批四個試點地點為曼穀、春武裡、清邁和布吉島。
賭場合法化:一場經濟豪賭
博彩業無疑是全球高利潤產業之一。根據Statista數據,截至2024年,全球賭場與線上賭博市場規模已超過3058億美元,僱傭從業人員超過200萬。泰國若全面開放博彩業,有望一舉躋身全球博彩市場前三,僅次於澳門與拉斯維加斯。
花旗銀行在去年發布的報告中指出,泰國博彩業一旦開發完全,年收入可高達91億美元。目前,包括拉斯維加斯金沙、永利、凱撒、美高梅、新濠博亞及硬石等六家國際巨頭,均對在泰投資賭場表達濃厚興趣。
泰國亦有意將線上賭博納入監管體系。前總理他信曾表示,泰國目前約有25至40萬人蔘與線上賭博,每年交易金額高達5000億泰銖,若徵收20%稅收,國庫可進賬約1000億泰銖。
民意與道德的對撞:賭場計劃引發強烈爭議
儘管博綵帶來龐大經濟利益,但在佛教文化深厚的泰國,賭博長期被視為道德禁區。根據泰國國立發展管理學院2024年初的民調,近六成民眾反對賭場合法化,反對理由集中於賭博可能帶來的社會問題:家庭暴力、毒品、賣淫與酗酒等。
朱拉隆功大學2021年調查顯示,近60%的15歲以上泰國人蔘與過某種形式的賭博,政府彩票與地下彩票最為普遍。但多數人仍將賭場視為“破壞社會”的場所。
為了化解爭議,法案起草團隊曾提出限制措施:本地人若要進入賭場,需持有至少5000萬泰銖存款,且每次入場需繳5000泰銖門票。但此舉遭國際投資者詬病,認為此政策等於排除大多數本地賭客,恐影響賭場盈利。後經財政部調整,只要有三年納稅記錄的公民即可入場,取消高存款門檻。
政治博弈令賭場法案“暫緩三月”
目前,法案正在眾議院審議中。儘管為泰黨掌握多數席位,但聯合政府內部矛盾頻出,保守派、軍方背景政黨暗流洶湧。若強行推動法案,不排除遭遇憲法訴訟或貪腐調查。
面對內憂外患,為泰黨精神領袖、前總理他信決定暫緩審議,轉而以“地震災害”“美泰談判優先”為由,將法案延後三個月處理。
這意味著繼數字錢包政策擱淺、南部陸橋計劃延宕後,賭場計劃成為為泰黨執政路上的又一重大受挫。
結語:賭場能救經濟,但救不了民意
在高關稅陰影下,泰國政府將賭場視為潛在救命稻草,並非沒有道理。但正如澳門的經驗所示,博彩繁榮背後往往伴隨巨額社會代價。泰國能否走出一條既促進經濟增長,又維護社會倫理的平衡之路,將是佩通坦政府執政期內最大的考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