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來西亞警方搗毀跨國性服務騙局!逮捕9名中國男子
馬六甲警方突擊兩處豪宅,逮捕 9名中國籍男子、1名本地華裔男子及2名菲律賓女子,收繳一輛保時捷718超跑被充公、21部手機、8台電腦及約55萬令吉財物。調查發現,該集團通過 Telegram性服務廣告 誘騙中國受害者,要求轉賬至柬埔寨賬戶後立即拉黑。嫌犯每月從幕後集團領取 1500至2300美元 報酬。案件援引 刑事法典420條(欺騙)等多項罪名 調查,部分嫌犯涉及逾期居留與無證入境。
馬六甲警方突擊兩處豪宅,逮捕 9名中國籍男子、1名本地華裔男子及2名菲律賓女子,收繳一輛保時捷718超跑被充公、21部手機、8台電腦及約55萬令吉財物。調查發現,該集團通過 Telegram性服務廣告 誘騙中國受害者,要求轉賬至柬埔寨賬戶後立即拉黑。嫌犯每月從幕後集團領取 1500至2300美元 報酬。案件援引 刑事法典420條(欺騙)等多項罪名 調查,部分嫌犯涉及逾期居留與無證入境。
菲律賓國家警察反綁架大隊(PNP Anti-Kidnapping Group)在大馬尼拉奎松市克雷營(Camp Crame)通報,兩名通緝犯在呂宋外勤組行動下被捕,分別為27歲的馬文·馬爾克斯·卡泰泰(Marven Marquez Cataytay)和62歲的潘菲洛·馬格巴努阿·希巴亞(Panfilo Magbanua Hibaya,又名“父親”),兩人均居住於大馬尼拉帕賽市。塔吉格市地方法院第153分庭於2025年9月2日簽發逮捕令,指控兩人犯有綁架勒索及殺人罪,並建議不予保釋。警方披露,這兩名嫌犯涉嫌參與2025年2月20日發生的中國男孩安迪(Andi)綁架案。當日,14歲的安迪在塔吉格市
近日,多位Telegram用戶反映,在該通訊應用進行新設備登錄或更換網路環境時,可能會被要求支付簡訊驗證費用,引發廣泛關注和討論。據用戶反饋,除了部分地區的註冊環節需付費之外,在部分新設備或異地IP登錄時,也可能強制進行郵箱驗證並收取簡訊費用。實際測試表明,用戶在已登錄設備上退出後重新登錄,通常不會觸發收費機制。然而,一旦切換IP地址——尤其是使用美國代理IP時,原有的登錄狀態可能被系統判定為異常,從而解除驗證豁免,要求用戶通過付費簡訊完成身份確認。這意味著,跨網路、跨地區使用Telegram可能帶來意料之外的成本與操作阻礙。安全專家建議,用戶在切換設備或網路時應提高警惕,仔細閱讀系統提示,避
Telegram 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帕維爾·杜羅夫(Pavel Durov)重申,他絕不會允許第三方獲取用戶資訊,甚至直言“寧願死”也不會妥協。這番表態發布在他去年被法國當局拘捕的周年之際。2024年8月,杜羅夫在法國被拘留四天,並面臨六項指控,包括“共謀傳播兒童性虐待材料”和“協助販毒”。檢方稱 Telegram 放任非法內容泛濫並拒絕合作,但杜羅夫否認所有指控,認為當局做法“在法律和邏輯上都是荒謬的”。周日,他在X上發表四部分聲明,稱自己因從未接觸過的用戶行為而被捕,是“史無前例的”。他強調,調查至今未能證明他本人或Telegram存在不當行為,公司內容審核符合行業標準,並已回應法國提出的
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日宣布,所有在菲律賓運營的本地及外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必須在2025年7月5日前完成註冊。SEC重申,加密貨幣交易本身並未被禁止,但未獲許可的平台不得在菲律賓境內提供服務,否則將面臨封禁風險。此次監管升級旨在保護投資者利益、維護市場秩序,並確保行業公平競爭。SEC指出,未經註冊的平台存在詐騙、洗錢、非法集資及資金損失等高風險行為,合規管理對加密貨幣行業的長期發展至關重要。註冊平台需嚴格遵守本地及國際法規,包括用戶身份驗證、反洗錢措施以及交易透明化等要求。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舉措不僅保護投資者資金安全,也為合法平台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推動行業健康發展。與此同時,菲律賓資
菲律賓國家警察刑事偵查組(CIDG)近日在大馬尼拉帕拉納克市展開大規模突襲,搗毀一個以“網路刷單”為幌子的電信詐騙團夥,逮捕14名嫌犯,其中包括一名中國籍女子,並成功救出一名17歲少女受害者。警方表示,此次行動由PNP總長尼古拉斯·托雷三世下令,CIDG反有組織犯罪科(AOCU)與司法部跨機構反人口販運委員會(DOJ-IACAT)聯合執行,目標為帕拉納克市Bayport West Garden Residences公寓。行動自8月14日淩晨持續至下午,警方當場逮捕嫌犯並查獲大量證據,確認該處為專業化詐騙中心。調查顯示,團夥主要通過Telegram運作:每名成員操控數百個賬號群發虛假連結,誘導受
知名通訊軟體Telegram近日宣布,中國大陸用戶在使用手機號註冊新賬號時將被收取約1.19美元的費用。官方解釋稱,此舉是因為向中國發送驗證碼簡訊的成本過高,不得不通過收費方式覆蓋開支。消息一出,引發國內用戶熱議。許多網友認為,雖然金額不大,但對頻繁更換或批量註冊賬號的人群而言,將增加不少成本;也有人擔憂,這可能影響中國用戶的整體使用體驗和新用戶增長。Telegram方面則強調,收取費用的主要目的在於維持運營,確保驗證碼簡訊能正常送達,保障註冊與登錄流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同時提醒用戶,在註冊前需提前了解收費標準,以避免影響使用體驗。
近日,Telegram內置加密貨幣應用“Crypto Wallet”宣布,因應全球監管壓力,對包括菲律賓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訪問限制。菲律賓用戶現已無法使用該錢包功能,此舉迅速引發行業與用戶的高度關注。Crypto Wallet由註冊於巴拿馬的TG Wallet Inc.運營,原本允許用戶直接在Telegram中進行加密貨幣充值、提現、轉賬和點對點交易。然而,最新限制不僅波及菲律賓,還包括美國、歐盟大多數國家,以及非洲、加勒比和亞太若干國家與地區。官方警告,若用戶試圖通過VPN繞過封鎖,賬戶可能被加嚴監控或審查。此舉被廣泛解讀為對全球加密行業合規化趨勢的回應。菲律賓證券交易委員會(SEC)
Telegram原本用於保護交易資金安全的“上押擔保”機制,正被詐騙團夥操控,演變為收割投資新手的精密陷阱。近日,多起案例曝光,揭示了該平台兩種常見的高發騙局,涉案金額巨大,已有眾多用戶蒙受重創。第一種騙術為“機器人劫持”。詐騙者假扮幣圈大佬,引導受害人使用其指定的“擔保機器人”建立交易群。一旦用戶將保證金轉入機器人提供的錢包地址,資金隨即被轉移。曾有一名OTC虛擬幣交易員因此損失12萬USDT。第二種手法則是“克隆群調包”。若用戶堅持使用自建群組擔保,騙子便借故推遲進度,並迅速仿造出一個幾乎一模一樣的克隆群,連頭像和群成員ID都被複製。隨後,用戶被悄然轉入假群,並接收到偽造的“規則更新”,被
據《彭博社》2025年8月1日報道,柬埔寨“匯旺集團”(Huione Group)正被指控制一個市值高達240億美元的跨國詐騙帝國,其核心平台“匯旺擔保”(Huione Guarantee)被稱為“犯罪界的亞馬遜”,是當前全球最大的電信詐騙與洗錢樞紐之一。該平台通過Telegram秘密運營,為全球詐騙團夥提供“殺豬盤”、釣魚網站、裸聊敲詐等多種犯罪模板,並附帶假證件、偽裝軟體、洗錢通道及技術支援,實現詐騙服務一條龍,付費即交鑰匙。2025年5月,美國財政部將匯旺列為“主要洗錢關注實體”,揭露其曾協助犯罪網路洗錢超40億美元,包括朝鮮黑客和“殺豬盤”詐騙收入等。聯合國報告指出,匯旺依賴其在柬政治
据接近调查的消息人士透露,Telegram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帕维尔·杜罗夫,在巴黎接受调查法官讯问,案件聚焦于Telegram平台涉嫌被用于组织犯罪活动。这位40岁的企业家于2021年取得法国国籍,现持法国与俄罗斯双重护照。2024年,杜罗夫在巴黎遭到拘留,随后被正式立案调查,指控其运营的平台涉嫌传播非法交易信息、儿童性剥削图像等非法内容。周一清晨,杜罗夫与四名律师一同现身巴黎法院,参加自案件启动以来的第三轮讯问。该案件涉及多项与有组织犯罪相关的指控。杜罗夫坚决否认所有指控。律师团发表声明称,当天的庭审“为杜罗夫提供了机会,以进一步澄清事实、驳斥不实指控,并揭示整个调查的荒谬性”。在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