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 已承诺应对该地区日益严重的跨国犯罪和网络诈骗威胁。在马来西亚兰卡威举行的东盟外长务虚会上,官员们讨论了打击人口贩运、毒品走私和网络欺诈等犯罪的战略。
东盟部长强调了合作对加强安全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新的举措,包括成立洗钱工作组和区域网络犯罪特别工作组。
中国还承诺支持打击跨境网络赌博和电信诈骗,这些犯罪活动在金三角经济特区等地区已经十分猖獗。该地区的犯罪集团参与了包括网络诈骗在内的非法活动,据报道,每年被盗资金超过 438 亿美元。
通过数字创新推进网络安全
东盟地区计算机应急响应小组 (CERT) 成立于新加坡,是该地区网络安全工作的核心。该小组得到了新加坡为期十年的 1000 万美元投资,专注于网络威胁信息共享、演习以及与行业和学术界的合作。
最近在曼谷举行的东盟数字部长会议上,各国部长批准了进一步合作,包括通过《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
该框架旨在促进网络安全和网络诈骗预防方面的合作。东盟领导人还批准了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发展指南和全球 CBPR 行动计划,以促进安全的数据共享。
这些措施反映了该地区在平衡数字化转型与强大的安全框架方面的努力。
应对网络诈骗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网络诈骗和金融欺诈给东盟各地造成了重大损失。例如,马来西亚报告称,2021 年至 2024 年间,诈骗案导致近 96,000 名受害者损失 7 亿美元。
该国强调了数字身份证通过安全身份验证打击网络犯罪的潜力。越南银行业已实施生物识别认证等类似措施来减轻欺诈。
然而,合规问题仍然存在。尽管监管期限已到,一些在越南运营的外国银行仍推迟采用生物识别措施,冒着被罚款和暂停服务的风险。政府已敦促金融机构优先考虑这些保障措施,以确保交易安全并降低洗钱风险。
平衡安全与公民自由
东盟领导人意识到,加强安全措施必须尊重个人自由。马来西亚官员主张采取预测性警务和实时监控来打击网络犯罪,同时保持公平。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验证系统和东盟范围内的网络犯罪特别工作组的提议旨在增强该地区对不断演变的威胁的抵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