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上Slots产品中,常见一些使用大量堆叠图标作为卖点的Slots。
在这些产品中,部分是通过在卷轴上设置连续出现的真实图标来实现的,但更多的产品使用的是变化图标的Super Stack作为特色。
Super Stack在视觉表现上与直接在卷轴上设置连续出现的图标一致,没有明显差别。
都是通过增加单列中图标连续出现的机率来增加获得更高奖励的可能性。
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其实现的逻辑和方法。
通过大量相同图标的堆叠,提升玩家的close win体验。Super Stack并不是在卷轴上把每个图标都连续出现多次,而是设置一种特殊的图标。
这种图标在被抽取到之后,会在停留在卷轴上之前变成指定图标。
因此,只需要在卷轴上设置一段连续出现的图标,就能够实现多重图标连续出现的效果。
至于连续出现的是哪个图标,分列设置Super Stack抽取图标的概率即可。
与设置真实堆叠图标的卷轴相比,这样做的最明显好处是简化了卷轴的设计。
只需要设置一段可变的特殊图标和抽取图标的几率,就可以实现多种图标的堆叠效果。
通过不同图标被抽取到的几率,就可以控制图标的中奖几率差异,而不需要一个个地排列图标和控制个数。
堆叠作为Feature也是很容易产生这种图标种类少但是不中奖的情况。需要特别注意的是,Super Stack的图标抽取一定是在图标出现在卷轴上之前就完成了的。
在摇奖过程中,玩家并不能看见图标从Super Stack图标变成其他图标的过程。
与之相对的,直接将抽取图标摆在玩家面前的机制叫做Mystery Symbols。
这类Feature会先以无赔付倍数的特殊图标的方式出现在卷轴上,再变成指定图标。
图中的红色问号就是一种神秘图标。这类Feature在视觉表现上相较图标堆叠又多了抽取图标这一步,这样有助于提升玩家对摇奖过程抽取图标的关注度。
神秘图标和图标堆叠在机制上最大的差异就是,其抽取图标的过程是在卷轴上还是在卷轴外完成的。
这一差异在最终的视觉表现上理论上应当比较类似,但是因为不同的数值逻辑,导致其实际上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因为神秘图标是先展示堆叠,再转变成其他图标。
在这个过程中,神秘图标往往只能转变成一种图标。
否则在画面上展示大量堆叠的神秘图标就失去了意义,不如直接抽取堆叠图标,还能节省摇奖时间。
因此,在数值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该特征,每次抽取到的图标会作用于所有的神秘图标。
卷轴左下角的神秘图标都变成了图标犀牛而超级堆叠就没有这个限制。
因为其抽取过程并不在卷轴上完成,而且其设计目的更多地也是减少设计多次图标堆叠的重复工作。
各列出现不同图标的堆叠可以被视为该机制的特色之一。
因此一般情况下,超级堆叠作为Feature时,各列抽取到各图标的几率和判定都是分开进行的。
相邻两列是否可以抽取到相同的堆叠图标,由后台配置的抽取几率决定。
明显的堆叠但相邻两列的图标均不相同所在在计算数值时需要先确定,使用的是Super Stack和Mystery Symbols中的哪一个作为Feature。
如果选择Super Stack,在计算图标出现概率时,将各列出现SS图标的几率分配到其他各图标即可。
如果选择Mystery Symbols,因为抽取的图标相同,因此需要依据可能抽取到的图表类型对RTP进行分类讨论后,再使用MS图标变成各图标的几率进行加权并求和,得到最终的RTP。
本篇就来介绍如何设计此种特色的滚轮表。
首先直接上〈滚轮表〉图片
在这次示范的计算滚轮表中,加入了一种新的特殊符号「SS」,这个符号就是超级堆叠特色所需要的特殊图案。「SS」在每一次的转轮结果,每一轮都会按照各自的权重表变化为其它图案,所以不同的转轮「SS」是可以变化为不同的图案。
接着上图案次数统计
第一个表是在网站上教过许多次,单纯统计转轮上各种图案的总数。
第二个表就是刚刚提到过的「SS」图案转换权重表。
而最后一个表,就是经过计算「SS」的转换权重后,每个转轮上每个图案的平均个数。
公式为:( SS个数 乘 图案权重 除以 总权重 ) 加 图案个数
以转轮1图案K为例:转换后图案K的平均个数为20x30/100+4= 10,可参考下图
经过这样的方式将全部转轮全部图案都算好转换后的平均个数后,就可以用一样的方式计算整个游戏RTP,如下图所示。(点图可放大显示)
Konami的知名游戏 china shores 就是采用此种实现方式,并且取名为 Action Stacked Symbols。
本篇所示范只是超级堆叠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当然也可以直接将转轮设计成几百甚至几千的长度来实现。另外也能设计复数个图案转换权重表,每一张表都会偏重不同图案的转换,这样就比较容易让转轮1到5的「SS」都转换为相同的图案。最后就是使用此种图案转换的实现方式,前端也能做些变化,在转轮过程中看到经过画面上的「SS」不一定是最后的转换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