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妙瓦底地区长期被视为东南亚电信诈骗和人口贩卖的“法外之地”。
到目前为止,中缅泰三国联合打击电诈行动已遣返超7000人。
但控制缅甸妙瓦底电诈核心区的克伦边防军领导人苏奇督,至今仍能在媒体镜头前谈笑风生。
尽管泰国警方已经多次提议对苏奇督实施抓捕,但是因为“某些原因”,该决议在泰国仍然迟迟不能通过。
而缅甸方面的情况更复杂,缅甸政府目前根本没有能力和权力对独霸一方的苏奇督有任何行动。
苏奇督的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问题,而是涉及跨境打击,经济利益链和缅甸国内派系的综合问题。
苏奇督作为缅甸地方武装克伦边防军的实际控制者,长期利用泰缅边境的管辖权漏洞逃避追责。
很多朋友会有疑问,为什么缅甸政府不能直接抓捕苏奇督呢?
实际上,苏奇督的克伦边防军名义上隶属缅甸军政府,但他的军队运作完全保持独立。
缅甸军政府对其控制力有限,缅甸方面完全没有抓捕苏奇督的可能。
泰国警方若想跨境抓捕,需缅甸军政府批准,而缅军方与克伦边防军关系微妙。
他们自己都没有能力进入苏奇督控制的克伦邦,更别说配合泰国实施抓捕行动了。
即使缅甸军政府同意泰国警方进入其境内实施抓捕行动。
泰国也难以实行有效行动。
克伦边防军通过电诈园区获取了巨额资金,豢养数千名武装人员。
形成独立于缅泰政府的“国中之国”。
泰国即便掌握犯罪证据,进入了克伦邦,泰国也难凭一己之力突破其军事防线实施抓捕。
泰国虽然没有办法直接抓捕苏奇督,但也不是没有办法。
苏奇督所管辖的妙瓦底紧邻泰国湄索县,在地理上形成“三不管”地带。
苏奇督通过出租土地给电诈园区,构建了一个依赖跨境犯罪的经济体系。
泰国2月初开始加大打击力度,对边境实施“断网、断电、断油”政策,但苏奇督凭借柴油发电机和地下网络仍然在维持着园区的运转。
苏奇督能“逍遥法外”,与其犯罪网络的深度绑定密切相关。
电诈园区每年为克伦边防军带来巨额收入,用于武装维持和地方建设,形成“犯罪养军、军护犯罪”的循环。
园区通过虚假招聘诱骗多国公民,受害者被迫从事电信诈骗或者人口贩卖,克伦边防军从中抽取租金和分成。
泰国警方经过调查发现,有多家中泰合资公司曾协助转运受害者,可见其“黑手”已经伸到了境外。
苏奇督还与东南亚多国犯罪集团也有关系,早些年已落网的马来西亚华裔头目佘智江曾与其合作开发“亚太新城”项目。
前面我们说了,泰国警方已经不止一次提议给苏奇督下“逮捕令”。
但是泰国总检察长办公室多次以“需补充境外证据”为由推迟逮捕令审批,而缅甸军政府既无意愿也无力配合调查。
即便逮捕令获批,泰国没有办法直接抓捕苏奇督。
针对此前多次对自己要发布“逮捕令”的泰国警方,苏奇督也坐不住了,
万一泰国方面真的通过“逮捕令”审批,即使一时抓不了他,但也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剑”。谁知道啥时候劈下来。
苏奇督在近期高调接受媒体采访时辩解道:自己“仅提供土地租赁”,至于土地被拿来做什么,他完全不清楚。
并借机向泰国政府施压,要求解决7000多名滞留人员的安置问题。
尽管中缅泰联合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缅甸向泰国移交超7000名电诈人员,中国包机分批接回公民,泰国设立5000多个检查站遏制跨境犯罪。
但是这些行动主要针对底层执行者,核心头目仍受庇护。
近期被逮捕的10名拐卖中国演员王星的嫌疑人,仅是苏奇督电诈帝国中的“小角色”。
现实问题是,缅甸军政府为了制衡境内其他反叛武装,早已默许了克伦边防军的存在。
而中国与泰国只能施压缅甸政府加强联合行动打击电诈,直接干预地方武装的可能性极低。
要想彻底摧毁苏奇督的电诈帝国,也并非没有可能。
1.经济断血:追踪苏奇督的洗钱路径,冻结其海外资产。
目前,泰国反洗钱办公室已介入泰缅边境地区的电诈金融体系,已经开始对该区域的进行监控。
2.区域联防:中泰缅应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例如共享情报、统一抓捕标准,避免各自为战。
3.舆论施压:曝光苏奇督的双面角色(如宣称“扫诈”实则纵容犯罪),削弱其地方威信,促使缅军政府与其切割。
苏奇督的结局或许会与缅北“四大家族”相似,一旦外部压力超越其内部庇护,他看似稳固的犯罪帝国将土崩瓦解。
但在此之前,跨国协作的耐心与策略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