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现在仍然还被关押在海牙国际法院,上周庭审之后,由于健康问题,法官非常“人性化”的把他的下一次庭审时间延期至今年9月。
这也给杜特尔特和马科斯家族留下足够的时间来“操作”此事。
老杜被捕后,菲律宾国内局势开始出现不稳定因素,不少杜特尔特的支持者们纷纷走上街头,他们要向小马科斯政府讨个说法,这也让菲律宾的局势乱上加乱。
据菲律宾媒体透露,3月15日晚,杜特尔特的“大本营”棉兰老岛发生了一起爆炸事件。
一伙身份不明的武装分子骑摩托车向达图沙地安帕图安市的陆军驻地投掷手榴弹,导致四名士兵受伤。
袭击事件发生后,菲律宾军方迅速展开追捕,不过袭击者借助复杂的地形趁机逃脱。
根据第六步兵师发言人罗登.奥尔邦上校在3月16日的记者会上所述,嫌疑人骑着摩托车抵达沙地安帕图湾市的军队驻地后向里面投掷了手榴弹。
目前整个案件正处于调查阶段,但该案件明显存在诸多的疑点。
这起事件看起来像是一起地方武装的常规袭击。
但事件发生的时间点非常巧妙。
杜特尔特与国际刑事法院(ICC)的审判目前来看没有任何进度。老杜的审判还牵扯到菲律宾国内两大家族的权力斗争,所有这起袭击背后的政治隐喻着实耐人寻味。
该袭击疑点重重,我们先看下袭击者的动机
从表面看,这次袭击事件符合棉兰老岛长期存在的武装冲突特征。
该地区是菲律宾新人民军(NPA)等反政府武装的活跃地带,而且“SPMS走廊”等战略要地历来都是军方与武装分子的拉锯战场。
如果结合当前政局,袭击的动机可能远远不是单纯的反抗行动。
第一层疑点在于武器来源与行动策划。
手榴弹这类军用武器在菲律宾民间流通受限,而且袭击者能在军方高度警戒的“高风险战略要地”精准投掷手榴弹,最后还能全身而退,这名袭击者明显非常熟悉当地的地形和军方部署情况。
棉兰老岛作为杜特尔特家族经营数十年的大本营,当地地方武装势力与杜特尔特的关系非常密切,甚至曾被其以“招安”方式纳入杜特尔特麾下。
这不禁让人怀疑,袭击是否是对马科斯政府近期高压政策的“警告性反击”。
第二层疑点则指向时间节点的敏感性。
事件发生前一日(3月14日),杜特尔特刚在海牙国际刑事法院出庭,坚称愿意为禁毒战争“负责”,但拒绝承认“反人类罪”指控。
袭击发生之后,杜特尔特女儿、副总统莎拉便公开呼吁支持者保持警惕,暗示家族可能面临更大的政治清算。
此时棉兰老岛发生“动荡”,既能转移国际舆论对杜特尔特的审判,又可以塑造杜特尔特“被迫害者”形象,博取国内支持者们的同情。
杜特尔特以“反人类罪”被抓捕后,在菲律宾国内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结合此次袭击,如果这次棉兰老岛的爆炸事件被解读为“马科斯政府无力维持治安”,可能会削弱马科斯“法治总统”的国际形象,同时也为杜特尔特支持者提供了“中央政权迫害地方”的借口。
此前,杜特尔特的盟友已经公开警告,如果老杜继续被拘押,可能加速棉兰老岛的独立运动。
马科斯近期也加快了对杜特尔特家族的清算,除了弹劾副总统莎拉,还签发搜查令威胁对杜特尔特家族进行抄家行为。
为了保险起见,杜特尔特家族现在急需稳固棉兰老岛这一“根据地”。
棉兰老岛对于菲律宾来说非常重要。马科斯政府不会轻易让其“独立”。
棉兰老岛占菲律宾国土面积近三分之一,贡献全国43%农产品和86%铝土矿资源,但是长期受中央“吸血式”开发政策。
为此,杜特尔特多次暗示支持棉兰老自治,甚至提出“独立建国”的可能。
此次袭击事件如果激化地方与中央矛盾,可能成为独立运动的导火索。
老杜被捕后,杜特尔特盟友已开始呼吁俄罗斯等大国承认棉兰老“交战实体地位”,他们希望将地方冲突国际化。
一旦独立议题发酵,杜特尔特家族或可借“民族自决”大旗,从“囚徒”转型为“建国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