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传统节日宋干节前夕,有关“娱乐综合体”与“赌场”的争论再度升温,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讨论。
面对外界质疑,泰国总理佩通坦·钦那瓦近日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政府即将提交议会审议的《娱乐综合体经营法案》,核心目标是打造多元化的娱乐和商业设施,而非在全国范围内开放赌场。她呼吁公众不要误读政策初衷。
事实上,围绕“综合体”和“赌场”的讨论早已展开。一开始,由于信息不对称,许多民众对两者的关系感到混淆。但如今,法案草案内容逐渐明朗:所谓“赌场”仅为娱乐综合体中的一小部分,占地不超过10%,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外国游客,而非本国公民。
为了限制本国居民进入赌场,法务委员会拟定了一项高门槛条款:泰国人若想进入赌场,需缴纳高达5000万泰铢的保证金。这一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内居民的参与,也进一步明确了“娱乐综合体”以旅游和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定位。
据政府介绍,综合体中其余90%的空间将建设为游乐园、音乐厅、购物中心等大众娱乐设施,并与赌场区域严格区隔。游客可自由享受各类服务,但不会无意间进入博彩区域。
此外,泰国政府计划将娱乐综合体项目设于少数几个城市,甚至可能仅限于曼谷,以便集中资源并确保投资效益。这类项目所需的资金庞大,因此对投资方的吸引力和经济回报是推动实施的关键因素。
尽管《娱乐综合体法案》可能在下一次国会会议上获得通过,但实际落地仍需时间。即便法案通过,还需设立执行办公室、组建监管委员会、完成招标及建设流程。这一系列程序很可能在现政府任期(至2027年)内难以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泰国并非第一个尝试引入娱乐综合体的国家。包括新加坡、日本等国家早已将此类项目纳入经济发展战略。例如,日本计划在2030年完成大阪综合体的建设。
对泰国来说,娱乐综合体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既是吸引外资和旅游收入的机会,也可能引发诸多社会争议。正如外界所关心的,公众究竟会如何看待这一项目?是将其视为经济转型的催化剂,还是担忧赌场合法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未来,这场关于“发展”与“风险”的辩论,仍将继续影响泰国社会的选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