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金融交易报告和分析中心(PPATK)近期对国内多家银行的"休眠账户"(不活跃账户)实施冻结措施。该机构负责人伊万·尤斯蒂亚万(Ivan Yustiavandana)表示,此举是打击网络赌博犯罪的重要环节,旨在阻断非法资金流动并保护公众免受金融犯罪侵害。
PPATK监测发现,网络赌博集团频繁利用休眠账户进行"钱骡"(money mule)交易。这些账户因长期未活动容易被忽视,犯罪团伙通过盗用或购买账户信息,将赌博资金分散转移以逃避监管。仅2023年,PPATK就标记了超过120万个可疑账户与非法赌博相关。
实施措施
自动冻结机制:对连续12个月无交易且余额低于银行最低要求的账户实施冻结
分层验证:账户持有人需通过银行APP或线下网点完成身份核验方可解冻
跨机构协作:与通信部合作关闭涉赌支付网关,2024年已屏蔽3,200个非法赌博网站
争议与回应
部分民众抱怨解冻程序繁琐,尤斯蒂亚万解释称:"我们必须在安全与便利间取得平衡。休眠账户被滥用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2023年就有17万亿印尼盾(约合8亿美元)赌博资金通过此类账户洗白。"金融专家阿古斯·桑托索(Agus Santoso)建议银行优化验证流程,例如增加生物识别解冻功能。
PPATK将启动"账户健康度"评级系统,通过AI分析交易模式预判风险。同时与央行商讨修订《支付系统条例》,拟要求电子钱包平台对休眠账户实施相同管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