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架从柬埔寨金边飞往上海的航班引发关注。目击者称,机上近百名中国籍乘客在落地后,被执法人员统一带离。这并非个案——菲律宾、缅甸等多地近期也出现类似场景,成批中国人员被当地警方查获后直接遣返。
知情人士透露,这些被遣返者多涉嫌参与电信诈骗、网络赌博等跨境犯罪。由于案件直接关联国内受害者,中国警方与东南亚各国建立了快速移交机制。一旦航班落地,边检人员便依据预先共享的情报精准识别,实施"落地即抓"的管控措施。
数据显示,近年来柬埔寨西港、缅甸妙瓦底等地区聚集了大量从事灰色产业的中国籍人员。随着中缅柬菲四国联合执法力度加强,这些"电诈园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清剿。仅上半年,就有超过2000名嫌疑人被押解回国,其中多数面临刑事指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遣返行动呈现出新特点:
规模集中化:从零星抓捕升级为整批移交
流程高效化:部分案件实现"境外抓捕-48小时内遣返-国内收网"全链条闭环
打击精准化:依托人脸识别和大数据研判,即使使用假护照也能快速锁定身份
曾在西港从事兑换业务的林某(化名)透露:"现在金边机场每天都有被遣返的,有人刚出公司大门就被当地警察截住。"随着东南亚多国收紧中国人工作签证,加上国内"断卡行动"切断资金链,灰色产业从业者正陷入"国外待不住,回国就被抓"的两难境地。
法律专家指出,根据中国刑法第七条,境外实施针对中国公民的犯罪同样适用属地管辖。这意味着即便诈骗行为发生在柬埔寨,只要受害者在国内,嫌疑人回国后仍要承担刑责。目前,多地警方已建立专门办案组,对跨境电诈案件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实施者,也打击产业链上的协助者。
这场跨国围剿正在改写东南亚"淘金神话"。正如某反诈民警所说:"别以为躲在国外就安全,现在每个回国航班都可能是'专车接送'。"对于仍在观望的从业者而言,主动投案或许已成为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