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中国教育部罕见发布赴菲留学安全预警,称近期针对中国公民的恶性案件持续高发;同日,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也再次提醒中国公民防范风险。
菲律宾原本因低廉学费与宽松入学门槛,吸引大量中国学生与博彩从业者,如今却因绑架、谋杀频发,被冠以“亚洲绑架之都”的恶名。
菲律宾的绑架黑链,既有普通团伙作案,也有华人充当“内鬼”,目标涵盖富商、白领甚至留学生。最典型的是2025年震惊中菲的“郭从愿案”:这位“钢铁大王”支付了2.1亿比索赎金,仍被撕票,其残忍手法折射出绑架已形成产业化。
菲律宾华人仅占总人口2%,却掌控约八成财富。华商常被视为“肥羊”,过去十年,华人遭绑架比例远高于其他族群。2023年报告的92起绑架案中,近三成涉及中国公民。更令人担忧的是,绑匪已不只针对富商,游客、外派员工乃至博主也成为猎物,作案手法从伪装警察、半途放人,到收钱仍灭口,愈发残忍。
2015年后中国严打网络赌博,催使大批博彩业者涌入菲律宾。凭借POGO牌照、低监管和便利支付,菲律宾一度聚集数万中国博彩雇员。然而博彩业的灰色生态——现金流庞大、依赖地下钱庄与加密货币——为犯罪集团提供了肥沃土壤。绑匪很快发现华人“有钱怕事”,遂形成“绑人要赎金”的成熟模式。赎金往往通过USDT结算,警方难以追踪。博彩业被批为犯罪温床,其衍生产业链不仅输送资金,还制造出庞大“高价值目标群体”,直接助长绑架。
更令人不安的是,“警匪一家”已成为公开秘密。菲律宾内政部长曾承认,多起绑架案涉及现役警察,甚至军人。部分案件中,司机、佣人充当“内应”,直接将雇主信息卖给绑匪。郭从愿案的幕后策划者龚文丽,就是典型的“华人内鬼”,她利用对同胞的了解,将其送入黑帮之手。枪支泛滥更使犯罪暴力化,非法持枪数量远超警方掌控,令绑架案动辄伴随酷刑或撕票。
近年来,绑匪不再仅依赖现金,而是熟练使用USDT等加密货币洗钱,令赎金跨境流转难以追踪。警方多次在抓捕中发现仿真面具、伪造制服、加密钱包,显示绑架团伙组织化、专业化趋势。2024年八打雁案件中,绑匪甚至假扮警察设卡劫人,受害者被要求用加密货币支付高额赎金。
菲律宾的绑架问题,根源在于经济困境与司法腐败。司法效率低下,案件往往拖延数十年才审结,令犯罪成本极低。透明国际数据显示,菲律宾清廉指数仅34分,全球排名115位。长期以来,枪支(Guns)、金钱(Gold)、帮派(Gangs)的“3G政治”主导社会,腐败贯穿执法与司法体系,绑架自然滋生。
尽管绑架频发,部分在菲工作多年的华人仍强调“不要以偏概全”。他们认为风险集中在特定区域,普通商业区与旅游岛屿依然相对安全。避免夜间独行、不炫富、谨慎社交,是降低风险的关键。
菲律宾的绑架乱象不仅揭示了博彩灰产与腐败的黑暗链条,也折射出一个国家深层次的治理困境。对在菲华人而言,这既是生存危机,也是无法逃避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