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泰國媒體報道,泰國中央調查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近期針對灰色經濟企業的專項打擊行動成果。
中央調查局局長吉拉蓬表示,中央調查局鎮壓犯罪科警員聯合商務部商業發展廳對全國46個地區的中資企業展開調查,共查封442家涉嫌違法的企業,涉及資金流動高達36億泰銖。
商務部副部長納品通在發布會上透露,為防止不法外資企業對泰國經濟和社會造成威脅,商務部商業發展廳與泰國央行於11月4日簽署了諒解備忘錄,決定加強對灰色經濟企業的聯合監管。此次行動聚焦兩類企業:
1. 非法註冊企業:部分企業通過泰國代理人登記註冊,但實質由中資操控。這些企業從事的行業多為泰國法律僅限泰國人經營的領域,有的還通過非法途徑獲得土地和房產,涉案總價值超過2.54億泰銖。
2. 空殼企業:部分企業利用註冊公司名義開設銀行賬戶,從事電信詐騙或洗錢活動。不法分子藉助企業賬戶掩蓋資金流向,規避身份驗證,甚至可無限制轉賬,嚴重威脅公眾利益。
對於外資企業利用泰國代理人進行註冊的問題,社會存在不同看法。
一些人認為外資企業能夠促進經濟發展,但也有人警告,如果這些企業從事違法活動,例如毒品交易或電信詐騙,不僅會使民眾受到侵害,還將對國家經濟發展和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吉拉蓬強調,此次行動表明政府正在加強監管力度,打擊利用法律漏洞危害社會的行為。他指出,只有及時發現並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維護泰國的經濟秩序與社會安全。
此次行動被視為泰國政府在治理灰色經濟、維護國家利益方面的重要舉措,未來可能對外資企業在泰經營的合規性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