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緬甸的電信詐騙大本營正經曆一場前所未有的風暴。果敢、妙瓦底這些曾經的詐騙重鎮,正被各方勢力圍剿,詐騙集團四處逃竄,有人跑路,有人“投誠”,也有人負隅頑抗。而隨著緬甸軍政府、中國、泰國等國家的介入,形勢變得更加複雜。
各方勢力的態度:誰真想掃蕩?誰在觀望?
1. 緬甸政府:壓力山大,不得不管
緬甸軍政府在過去幾年對電詐問題的態度一直模稜兩可,有時打擊,有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與部分詐騙集團存在利益糾葛。但現在情況變了。中國方面持續施壓,要求清剿詐騙窩點,並遣返在詐騙園區工作的中國籍犯罪嫌疑人。
面對國際壓力,緬甸軍政府近期開始表態要加大打擊力度,比如2月14日,緬甸副總理吳丹瑞與中國公安部官員會面,討論加強合作,打擊網路詐騙和非法賭博。
據悉,為了切斷犯罪團夥的資源供應,緬甸政府已採取措施,禁止從緬甸向妙瓦底出口燃料。
日前,克什米爾邊防軍還成功解救了超過1000名被詐騙團夥控制的外國人,把他們安置在妙瓦底的一個足球場上。
不過,軍政府真的能徹底清除這些詐騙園區嗎?這還不好說,畢竟他們自己控制的地盤有限,很多詐騙窩點都藏在少數民族武裝控制的地區,比如克倫邦、果敢等地。
2. 各地武裝勢力:態度不一,各有盤算
緬甸境內的少數民族武裝對電詐產業的態度也不一樣。
- 果敢:2023年底,果敢同盟軍聯合其他少數民族武裝發起大規模進攻,佔領了果敢多個詐騙窩點,並與中國合作,大批遣返電詐嫌犯。很多詐騙頭目被捕或者逃往他國。
- 妙瓦底(克倫邦):這裡的情況更複雜,原本克倫邊防軍(BGF)與詐騙團夥關係密切,但最近風向突變。
2月14日,BGF領導人蘇奇督在得知泰國要對其下達逮捕令後,緊急召開會議,宣布要打擊詐騙團夥,並向泰國政府發函表忠心。這個舉動更像是自保,畢竟泰國已經下定決心要清剿邊境詐騙犯罪。
- 佤邦:佤邦過去就對詐騙集團不太感冒,近年來基本沒有成為大規模詐騙產業的聚集地。
從目前來看,果敢地區的詐騙窩點已經基本被剷除,而妙瓦底正面臨巨大壓力,克倫邊防軍的態度變化可能會影響這裡的詐騙產業是否能繼續存活。
除此以外,之前一直沒什麼存在感的寮國,也開始行動了。
前幾天,寮國先是”曬電費賬單“,表示自己沒有給網詐園區提供支援。日前,寮國技術與通信部副部長賽裡薩(Sairousa Insixiengmai)又親自帶隊,聯合國防部、公安部以及多家電信服務商,在寮國-泰國第一友誼大橋附近,針對電信和互聯網的出入境連接展開了嚴格檢查。
詐騙團夥的應對:跑路、轉移、死撐?
面對多國圍剿,詐騙集團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但他們也在尋找新的生存之道。
1. 向柬埔寨、印尼、菲律賓轉移
泰國國防部長普唐在2月14日受訪時表示,部分詐騙集團正計劃將基地從緬甸轉移至柬埔寨。他還強調,泰國政府已經做好應對措施,絕不讓這些團夥在泰國境內落腳。
事實上,不只是柬埔寨,印尼和菲律賓的一些地區也成了新的潛在目標,近期菲律賓政府就加大了對POGO(菲律賓離岸博彩業)的打擊力度,並計劃驅逐約11,000名非法POGO工人。
2. 小規模運營,躲進人群中
一部分詐騙集團已經放棄大規模園區的模式,轉而在城市中隱秘活動。菲律賓PAOCC官員克魯茲透露,一些詐騙團夥正在馬尼拉、馬卡蒂、亞洲購物中心(MOA)等繁華地帶設立小型詐騙點,試圖逃避警方打擊。這說明,即便詐騙集團被趕出大本營,他們仍然在尋找新的生存方式。
未來會怎樣?真的能清除乾淨嗎?
儘管近期各國都在加強打擊,但要徹底消滅這些詐騙集團並不容易。電詐產業之所以能在緬甸、柬埔寨、菲律賓等地生根,離不開地方武裝、腐敗官員的庇護,也與部分國家的執法能力有關。
不過,現在的形勢的確發生了變化:中國持續施壓,緬甸軍政府不得不表態清剿,泰國也在積極配合,而菲律賓等地的打擊力度也在加大。這場圍剿行動或許無法徹底剷除詐騙集團,但至少讓他們的生存環境越來越艱難。
未來,如果這些詐騙團夥被徹底擠壓出緬甸,他們可能會轉移到其他東南亞國家,甚至是更遠的地區。而東南亞各國是否真的能聯手,將電詐產業連根拔起,還得看接下來的行動是否有足夠的力度和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