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內監管趨嚴,不少中國出海廠商選擇出海印度,大多數公司則以Teen Patti作為切入點,原因無他——唯賺錢耳。
Teen patti屬於機率型遊戲,在印度某些邦被嚴令禁止。相較技巧型的Rummy,部分支付渠道對機率型遊戲的監管也更為嚴格,但由於Teen patti較強的盈利能力,不少廠商願意“捨身赴險”。
目前,在印度Teen Patti市場打拚的中國公司已佔據了印度70%的市場份額,其已然成為印度市場最炙手可熱的Real Money紙牌遊戲之一。
為更直觀地展示印度Teen Patti市場格局,PASA製作了印度Teen Patti排行榜。
在印度打拚的中國廠商,出於種種原因,多使用馬甲包。馬甲包又稱為影子app,app矩陣等,總的來說就是主包的“克隆版”,通過不同的開發者賬號上架與主app功能一樣的app,就是馬甲包。
之所以採用馬甲包,主要是出於以下目的:
1.搶佔應用市場有限位置:關鍵詞搜索結果佔位,榜單佔位,覆蓋更多關鍵詞,以獲取更多流量。
2.為主包導流:通過各種開屏,彈窗,推送廣告引流下載主包。
3.規避市場風險:部分產品的主由於包含違規內容,無法上架,故以馬甲包用於app刷量,沖榜,防下架應急措施,競品競爭等
4.技術測試需求:技術用於AB包測試,新功能測試,渠道試水等。
正因如此,我們才經常會在印度遊戲榜單上,同時看到多個遊戲名稱雷同,但開發者賬號不同(多為人名)的遊戲,這些馬甲包實際上都是同一個遊戲的分身。
其實,一款成熟的Teen Patti遊戲通常會內置多種玩法,以目前印度頭部遊戲Teen Patti Master為例,該遊戲除Teen Patti之外,還內置了諸如Slots(Bikini Paradise),7 up down,Baccarat等高利潤玩法,從而構築了遊戲的盈利核心。
此外,Teen Patti Master還將國內流行的捕魚以及發源於俄羅斯的roulette等玩法也帶到了印度。
可以說,將國內或者其他國家的特色玩法植入遊戲,“安利”給印度玩家,已成為業內廠商的共識。
遊戲以Withdraw以及Earn Money為宣傳重點,玩家通過完成邀請好友或者拉新任務便可獲得獎勵,主要途徑為WhatsApp,FB以及YouTube。
遊戲中甚至十分“貼心”地為玩家準備了一段宣傳視頻,玩家將其上傳到YouTube,即可完成任務並獲得Cash獎勵。
依照Teen Patti Master的月下載量估算,其年收入過億。
其實,Teen Patti Master只是印度遊戲市場的新生代產品之一。相較之下,有幾家公司的入局時間要早得多,與Teen Patti Master相比,他們可以算是老前輩。
1、Gamesofa旗下的Bollywood Teen Patti 是最早進入印度市場的產品之一,該作於2014年發售,於2017年停止更新。註:Gamesofa(慧邦科技),主打產品為神來也麻將,神來也撲克。
2、深圳二月二科技也是較早進入印度市場的中國公司之一,其與深圳趣運為關聯公司,旗下產品為Teen Patti Deluxe,發行時間於2016年2月,但僅僅不到一年,產品就停止更新。
3、同為深圳公司,一花科技的入局時間則要稍晚些,旗下產品Redoo Teen Patti於2016年10月上線,現仍在運營。註:一花科技於2012年創立,創始人為前博雅高管。深圳一花主做印度市場,旗下主要產品有一花德州,Rummy Guru等。
4、相較之下,廣州雷音入局時間則要更晚一些,其旗下產品KKTeenPatti於2018年上線,相較於其旗下另一款紙牌遊戲PPPoker的出色表現,KKTeenPatti的表現只能說是不慍不火,截至目前,該產品下載量超50W。
以上幾家都是較早進入印度Teen patti市場的廠商,部分廠商或許是出於戰略方向的調整,沒有選擇繼續深耕印度市場。
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市場還有很大潛力,等待從業者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