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國《世界報》等媒體發布報道稱,Telegram創始人帕維爾·杜羅夫(Pavel Durov)去年夏季在法國被短暫拘留,並因此"被迫"開始配合歐盟法規要求。
針對這一嚴重失實報道,杜羅夫本人通過其官方Telegram頻道作出嚴正聲明,駁斥相關不實指控。
創始人親自澄清事實
杜羅夫在聲明中明確指出:"Telegram從未拒絕遵守歐盟法規,包括《數字服務法》(DSA)在內的各項法律義務我們一直都在認真履行。"他特彆強調,法國執法部門自2023年8月起才開始通過DSA規定的正式程序向Telegram提交執法請求,而平台始終按照法律規定予以配合。
"得益於這一規範的請求流程,法國法院已經成功獲取多起刑事案件涉案用戶的IP地址等資訊。"杜羅夫補充道,"這一合規流程早已公開透明,反倒是此前法國執法機關為何沒有通過合法渠道提出請求更令人費解。"
合規流程早有規範
據了解,Telegram作為注重用戶隱私的通訊平台,其數據處理政策一直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平台設有專門的執法請求響應系統,當收到符合法律規定的正式請求時,會在法律允許範圍內提供必要協助。
杜羅夫特別指出:"法國媒體所謂'拘留迫使配合'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Telegram從未逃避任何法規義務,我們始終堅持在法律框架內配合各國政府的合法調查請求。"
歐盟數字治理引關注
這一事件也引發了業界對歐盟數字平台治理的廣泛討論。隨著《數字服務法》等法規的深入實施,科技公司在歐洲的合規運營面臨新的挑戰。分析人士指出,Telegram此次的公開回應,展現了科技公司在隱私保護與法律合規之間尋求平衡的努力。
目前,Telegram尚未就法國警方是否再次提出新的數據請求作出進一步說明。但杜羅夫的明確表態已經為這場風波劃清了事實邊界:Telegram始終是歐盟法規的遵守者,而非違規者。
業內人士認為,這一事件反映出數字時代媒體監督與科技公司透明度之間的微妙關係。在歐盟不斷加強數字平台監管的背景下,如何建立更加規範、透明的政企溝通機制,將成為各方需要共同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