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巴西加密投資平台 Braiscompany 龐氏騙局告破,約2萬名投資者因虛假的高回報承諾損失了1.9億美元,主謀被判128年監禁。
這一事件不僅暴露了加密貨幣投資的高風險,也提醒我們:在這個充滿機遇的市場中,保護自己的資金至關重要。
Braiscompany 騙局:為何投資者上當?
Braiscompany 成立於2018年,宣稱通過加密貨幣交易提供每月8%的固定收益,吸引了大量散戶投資者。然而,調查顯示,該平台從未進行真實投資,而是利用新投資者的資金支付早期投資者的“回報”,典型的龐氏騙局。2023年初,平台停止支付,資金鏈斷裂,2萬名受害者血本無歸。
目前,巴西一家法院判處現已解散的加密貨幣公司 Braiscompany 的三名前高管共計 171 年監禁,這是該國歷史上針對加密貨幣騙局最嚴厲的判決之一。
被認定為主謀的喬爾·費雷拉·德索薩(Joel Ferreira de Souza)被判處128年有期監禁。另外兩人——格薩娜·拉亞內·席爾瓦(Gesana Rayane Silva)和維克多·韋羅內茲(Victor Veronez)——因管理客戶資金和在該計劃中擔任關鍵中間人,分別被判處27年和15年有期監禁。
騙局的成功離不開以下因素:
●虛假宣傳:Braiscompany 使用激進營銷,偽造高調的合作夥伴關係,誤導投資者。
●監管缺失:巴西加密市場監管薄弱,平台未接受有效的 KYC/AML 審查。
●洗錢網路:通過空殼公司和不受監管的加密錢包,平台隱藏了資金流向。
這一案件提醒我們,加密投資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特性在帶來自由的同時,也為欺詐提供了溫床。
加密投資者如何識別龐氏騙局
要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投資者需學會識別龐氏騙局的常見特徵:
1.過高的回報承諾:任何保證固定高收益(高的難以置信那種)的項目都值得懷疑。加密市場波動性高,固定回報通常不現實。
2.缺乏透明度:平台拒絕披露資金使用情況、投資策略或團隊背景。例如,Braiscompany 從未公開其交易記錄。
3.高壓營銷:騙局常通過激進廣告、名人背書或“限時優惠”催促投資者快速入場。
4.複雜的提現限制:Braiscompany 要求資金鎖定一年,提款困難是龐氏騙局的典型特徵。
5.匿名團隊:如果項目團隊身份不明或拒絕接受 KYC(了解你的客戶)驗證,需格外小心。
發現這些後,用戶應該立即謹慎投資並深入調查。
由本次事件看巴西的區塊鏈監管政策
近年來,巴西積極完善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監管框架,以保護投資者並打擊欺詐。
關於監管部門
1.巴西中央銀行(BCB):負責監管金融交易、支付系統及涉及加密貨幣的金融活動。目前巴西中央銀行正在就該議題開展公眾諮詢。
2.巴西證券交易委員會(CVM):主要負責制定並實施針對證券及其他金融資產的監管政策,以保障市場的公平性與透明度。
3.巴西加密經濟學協會(ABCripto):該協會致力於建立加密市場運營的最佳實踐準則,作為行業自我監管的重要舉措。雖然會員資格並非強制要求,但普遍被視為可靠治理實踐的重要參考指標。
現行相關立法
1.第14.478號法案(2022年):該法案確立了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的監管框架,規定所有在巴西運營的VASP必須事先獲得許可,並嚴格遵守反洗錢和反恐融資(AML/CTF)相關規定。
2.第12.865號法案(2013年):該法案主要規範金融科技領域的監管,雖然主要針對傳統金融機構,但其部分條款同樣適用於加密貨幣領域。
Braiscompany 案是全球加密市場監管不成熟的縮影。巴西當局的嚴厲判決(主謀128年監禁)表明,政府正在加強對金融犯罪的打擊力度。然而,單靠執法不足以根除問題。區塊鏈行業需要技術與監管的協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