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聯盟 (ASEAN) 已承諾應對該地區日益嚴重的跨國犯罪和網路詐騙威脅。在馬來西亞蘭卡威舉行的東盟外長務虛會上,官員們討論了打擊人口販運、毒品走私和網路欺詐等犯罪的戰略。
東盟部長強調了合作對加強安全的重要性,並提出了新的舉措,包括成立洗錢工作組和區域網路犯罪特別工作組。
中國還承諾支援打擊跨境網路賭博和電信詐騙,這些犯罪活動在金三角經濟特區等地區已經十分猖獗。該地區的犯罪集團參與了包括網路詐騙在內的非法活動,據報道,每年被盜資金超過 438 億美元。
通過數字創新推進網路安全
東盟地區計算機應急響應小組 (CERT) 成立於新加坡,是該地區網路安全工作的核心。該小組得到了新加坡為期十年的 1000 萬美元投資,專註於網路威脅資訊共用、演習以及與行業和學術界的合作。
最近在曼穀舉行的東盟數字部長會議上,各國部長批准了進一步合作,包括通過《東盟數字經濟框架協議》。
該框架旨在促進網路安全和網路詐騙預防方面的合作。東盟領導人還批准了負責任的人工智慧發展指南和全球 CBPR 行動計劃,以促進安全的數據共用。
這些措施反映了該地區在平衡數字化轉型與強大的安全框架方面的努力。
應對網路詐騙的社會和經濟影響
網路詐騙和金融欺詐給東盟各地造成了重大損失。例如,馬來西亞報告稱,2021 年至 2024 年間,詐騙案導致近 96,000 名受害者損失 7 億美元。
該國強調了數字身份證通過安全身份驗證打擊網路犯罪的潛力。越南銀行業已實施生物識別認證等類似措施來減輕欺詐。
然而,合規問題仍然存在。儘管監管期限已到,一些在越南運營的外國銀行仍推遲採用生物識別措施,冒著被罰款和暫停服務的風險。政府已敦促金融機構優先考慮這些保障措施,以確保交易安全並降低洗錢風險。
平衡安全與公民自由
東盟領導人意識到,加強安全措施必須尊重個人自由。馬來西亞官員主張採取預測性警務和即時監控來打擊網路犯罪,同時保持公平。
基於區塊鏈的身份驗證系統和東盟範圍內的網路犯罪特別工作組的提議旨在增強該地區對不斷演變的威脅的抵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