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菲律賓反有組織犯罪委員會(PAOCC)對巴蘭玉計市的一處非法菲律賓離岸博彩(POGO)中心--ATI大樓進行了突襲,逮捕了453名涉案人員,其中307名菲律賓人、137名中國人、3名越南人。不僅如此,警方在突襲現場發現27名兒童及數名懷孕的菲律賓婦女,這已經不僅是非法網路詐騙的問題了,更涉及到了人口販賣的問題!
根據PAOCC負責人的說明,案件中涉及的18名中國籍人員和2名菲律賓籍人員已經被提起指控!
而最新的新聞報道中,其中兩名中國公民,涉嫌與此前被政府查封的博彩機構有關!
距離突襲還沒過幾天,菲律賓再次發生一起震驚社會的綁架案件!14歲華裔學生被綁架並殘忍截指,後來因為贖金金額沒有談攏、綁匪拋棄人質,這名少年才得救!
據警方表述,背後很可能與POGO行業的債務糾紛相關,更有傳言稱:受害者家屬曾涉及離岸博彩業。不過受害者家屬對此倒是一口否認。
重點是,警方的調查表明,其中一名主嫌犯曾在去年馬卡蒂市(Makati)一間餐廳的包廂內,向同胞連開數槍,涉及嚴重暴力犯罪。 對此,不少網友直呼:寶龍重出江湖!
身上背著一個案子還沒破,就又出來犯案,此人膽子也是大得很!
更可怕的是,警方認為,實施綁架的犯罪集團可能由前POGO從業者及其保鏢組成,而部分保鏢甚至曾隸屬於菲律賓國家警察或武裝部隊,但後來擅離職守,加入犯罪集團!
也就是說,本來是執法者的人,現在卻調轉槍頭,加入了勒索綁架的組織!與背負命案的亡命之徒沆瀣一氣!
一時間,不知道是該吐槽菲律賓的警察沒素質、還是菲律賓的社會太腐敗!
從這兩件事情和近期發生的其他地區案件都可以看出,許多被逮捕的犯罪分子都曾為曾從事POGO的人員。由於菲律賓政府早前對POGO行業實施禁令,他們失業了,無計生活,因而轉而從事各種犯罪活動。也因此,POGO所引起的社會問題愈加嚴重,已經不是簡單的POGO孤兒問題那麼簡單了。
而針對POGO的抓捕行動不停,眼看著POGO生存越發困難,難道就真的無計可施了?
這就不得不提PIGO!
PIGO:合法,且與POGO類似!
在政府嚴打POGO的同時,菲律賓娛樂博彩公司(PAGCOR)對“菲律賓內陸博彩運營商”(PIGO)進行著監管。
PIGO(菲律賓內陸博彩運營商,Philippine Inland Gaming Operators)是指在菲律賓境內向菲律賓本地用戶提供線上賭博服務的持牌博彩機構。
與POGO(菲律賓離岸博彩運營商,Philippine Offshore Gaming Operators)不同,POGO主要面向外國用戶,特別是為一些禁止賭博的國家(如中國)提供線上博彩服務。
也就是說,PIGO的運營對象是菲律賓本國的居民,而POGO的目標客戶則是海外的玩家。
儘管PIGO為菲律賓帶來了稅收收入,但由於其面向國內市場,有人認為它可能帶來社會問題,尤其是與賭博成癮、詐騙和其他犯罪相關的問題。依斯古禮洛(Juan Miguel Zubiri)參議長也對這一政策表達了強烈質疑,認為既然POGO已經被認定為有害行業,為什麼還允許PIGO繼續存在?
他指出,雖然PIGO的目標群體是菲律賓民眾,而不是外國賭客,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不會帶來與POGO相似的社會問題。
事實上,很多原本從事POGO的企業現在可能已經轉型為PIGO繼續運營。
PIGO作為一個合法化的博彩形式,雖然表面上符合政府的監管框架,但其本質上仍然可能滋生相似的犯罪活動。例如,隨著網路賭博的普及,詐騙、人口販賣、洗錢等問題可能仍然橫行。
即使PIGO承諾提供合法運營,過去的POGO從業者依然可能在該行業中繼續從事非法活動。
因此,PIGO極可能成為非法POGO的突破口!
1. 監管漏洞:雖然PIGO是合法的持牌機構,但其與POGO之間的運營模式有很多相似之處。如果監管不嚴,PIGO可能成為一些非法POGO運營者的掩護,特別是那些曾從事POGO的商家,他們可能會通過改變運營模式、轉為PIGO繼續經營。這樣的轉型可能讓他們繞過禁令,繼續從事非法活動。
2. 市場需求:PIGO主要面向菲律賓本國居民,這可能會加大國內賭博問題,尤其是賭博成癮、詐騙等犯罪行為的發生。如果PIGO監管不力,可能出現類似POGO的社會問題,且受害者為菲律賓本國民眾,而不是外國人。
3. 非法轉變:有分析認為,PIGO可能成為非法POGO的溫床。因為PIGO平台的部分運營模式和業務結構與POGO相似,如果PIGO企業巧妙地改變其運營模式,繼續為海外市場提供非法博彩服務,是可以利用跨境支付等方式規避監管和法律的。
4. 執法困難:由於PIGO和POGO的界限模糊,一些非法POGO可能以PIGO的名義繼續運作,甚至通過技術手段隱匿其違法行為,使得執法機構難以追查到實際的非法活動。
綜上所述,雖然PIGO本身是合法的,但如果沒有嚴格的監管,很可能成為菲律賓非法POGO行業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