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泰國政壇再度劇烈震蕩。阿努廷·差恩威拉庫(Anutin Charnvirakul)以壓倒性多數當選為泰國第32任總理,接替因遭憲法法院罷免的佩通坦·信那瓦(Paetongtarn Shinawatra)。
這是兩年內泰國更換的第三位總理,折射出政局的複雜與不確定。阿努廷的上任,不僅意味著從軍方強人政治轉向聯盟妥協,也讓外界關注政策走向和社會穩定。
政治世家出身,務實風格鮮明
阿努廷出身政治家庭,其父曾短暫擔任代理總理。他早年赴美留學,歸國後經商致富,隨後轉入政壇,以務實和靈活見長。在擔任衛生部長與內政部長期間,他推動大麻合法化,使泰國成為亞洲首個全面開放娛樂大麻的國家,因此被稱為“大麻鬥士”。
在新冠疫情中,他主導疫苗接種與旅遊業重啟,強調實際效果勝於政治口號。與過去軍方色彩濃厚的領導人相比,阿努廷堅持親王室立場,但少涉極端保守,分析人士普遍認為,他的“低意識形態”路線有利於民生政策,卻難以推動深層次改革。
政策定位:中間務實,拒絕賭場合法化
阿努廷領導的泰國自豪黨(Bhumjaithai Party)一向強調地方利益和實用主義,是聯盟政治中的關鍵“搖擺黨”。就任後,他承諾四個月內舉行大選,並支援有限修憲以回應改革派訴求。主要施政重點包括:
經濟刺激:重啟“讓我們平分”消費補貼計劃,任命資深經濟學者Ekniti Nitithanprapas為財政部長,緩解家庭債務與經濟下行壓力。
基礎設施與地方治理:推動去中心化,加大地方自治與資金投入,推進高鐵與邊境設施建設。
社會政策:明確反對賭場合法化,擱置博彩綜合體項目;同時規範大麻產業,避免無序擴張。
這一系列政策延續了中間務實定位,既避免激進改革,也不陷入保守僵化。
與信那瓦家族的分合
阿努廷早年曾在他信政府中任職,甚至一度擔任調解人。然而,此次崛起卻意味著信那瓦家族遭遇重大挫敗。隨著佩通坦下台,他信被迫再度出走,可能面臨司法追訴。阿努廷領導的少數派政府削弱了為泰黨的影響力,使其重新退居反對派。此舉打破了家族長期的政治壟斷,卻也加劇了派系博弈的不確定性。
應對經濟困境與邊境挑戰
泰國經濟增長乏力、債務高企,同時泰柬邊境局勢緊張。阿努廷批評前任在邊境事務上“失職”,主張通過外交談判而非軍事手段解決爭端。在經濟政策上,他傾向通過短期刺激與民生紓困穩住局勢;在政治層面,則承諾修憲與選舉,強調靈活治理。這種路線雖能降低緊張,卻可能在大選前放大不確定性。
對內外群體的影響
對本地居民而言,經濟補貼或能緩解短期生活壓力,但反對賭場合法化將使相關就業與投資落空。外國人方面,阿努廷曾推動旅遊複蘇,未來也可能繼續放寬簽證與旅遊政策。政治動蕩則可能削弱外資信心與僑民安全感。大麻產業預計將面臨更嚴格監管,但長期有助於產業規範化;而基礎設施建設則有望改善外籍居民與投資者的營商環境。
四大優先議題與執政承諾
9月7日,阿努廷首次以總理身份發表講話,提出四大優先任務:
經濟:降低能源與交通成本,解決農民債務,促進企業發展並保障收入穩定。
安全:以外交方式解決與柬埔寨的邊境爭端,維護領土完整與民眾利益。
災害:完善預警體系,推動快速、公平的救災與賠償。
社會危害:加大打擊毒品、人口販運、電詐和賭博犯罪,強化跨國合作。
他強調,新政府將嚴格依法施政,內閣成員“即任即用”,不會幹預司法,並承諾四個月內解散國會,將權力還給人民。
阿努廷的上台既是政壇妥協的結果,也是一場務實治理的實驗。面對經濟困境、邊境爭端與政治博弈,他能否從“過渡總理”轉型為真正開創新時代的領導人,將在未來幾個月見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