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发表第四次国情咨文(SONA)后,关于全面取缔POGO(菲律宾离岸博彩运营商)的讨论再掀波澜。多位参议员接连表态,严厉批评POGO滋生电信诈骗、绑架、洗钱、贿赂等问题,要求政府强硬应对。
然而现实是:言辞激烈,行动迟缓。政策收紧口头高调,执行却松散无力,POGO的“灰色运营”在菲律宾已成常态。这背后,不只是博彩本身,更牵涉中菲金流对抗、社会分歧扩大与总统府艰难的利益权衡。
POGO撑起中国赌客的影子经济
POGO高度依赖中国赌客,从资金流、运维、客服到洗钱链条,几乎完全围绕中国市场运作,形成一个完整的“影子经济系统”。地下钱庄与加密货币将中国赌资大量转入菲律宾,带动马尼拉都会区房地产租赁、就业与中小服务业兴旺。据估计,曾有近30万人仰赖POGO生计。
封禁意味着什么?
房市暴跌,商办闲置
服务链断裂,失业加剧
中国资金抽离,经济缩水
换言之,POGO是菲律宾财政的重要“灰色输血管”。
一边创收,一边肇祸
POGO的双重面孔让舆论撕裂。一方面,菲国民众深受电诈、街头枪案与黑监狱等治安问题困扰,中国电诈集团以POGO为掩体作乱民间;另一方面,POGO又为大量中菲人士提供工作,从中文客服到房产仲介,都担忧一旦禁绝将引发经济重创。
更棘手的是,部分政界与执法系统与POGO背后势力存在勾连。传言称不少警员收保护费、政客入股非法博彩集团。
马科斯不敢轻赌“封禁”
马科斯总统处境尴尬。他既想塑造反腐改革者形象,又不愿断掉POGO带来的财政与就业支撑。他的两难在于:
封禁POGO恐引发失业潮、税收骤减、中菲关系紧张;
放任现状则激起民怨,政府形象受损,腐败蔓延。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军警系统中“拿黑钱”的现象普遍,一旦强硬整顿,恐引发体制内权力冲突。
因此,马科斯选择“高调表态,低调维稳”:表面配合整肃,实则继续默许合法与“灰合法”平台运营。
政坛“明禁暗撑”
有政界人士爆料,多位议员一边推动监管,另一边亲属却参股博彩平台。曾有参议员暗示,数十名众议员与POGO有关联,甚至间接获利。在这场“禁表象、吃真钱”的博弈中,部分权贵既是规则制定者,也是利益共享者。
POGO禁不下,是政治与金流的双重掣肘。
赌博表象,体制困局
POGO争议看似产业问题,实则暴露菲律宾治理结构的深层矛盾。从赌客到地产,从犯罪到贪腐,这条灰色链条早已将国家与制度捆绑。
菲律宾能否禁绝POGO?恐怕不是法案与表态能解决的。禁得了犯罪,禁不了灰金流;管得住民怨,动不了既得利益。
POGO是菲国现实的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制度困境与灰色权力的博弈。
与此同时,参议院多数党领袖乔尔·维拉纽瓦8月1日再次表态,要求中央银行(BSP)整治与赌博勾连的网贷平台,直指非法博彩与高利贷已构成沉重民生负担。他批评监管机构“眼看手不动”,放任网络赌博蔓延。
维拉纽瓦引用总统反有组织犯罪委员会(PAOCC)数据称,每月约15.6万起网络犯罪投诉,绝大多数与网贷与博彩相关。PAOCC也指出,网贷App与赌博平台的勾连日益紧密。
更严重的是,他披露部分被查处的POGO从业者甚至幕后金主,正改头换面重回市场,通过PAGCOR申请新牌照,以“电子博彩”名义继续运营。
“换个名字就能重来?PAGCOR真的有查背景吗?”他质问监管不力,并批评所谓“负责任博彩”承诺不过是掩盖问题的遮羞布。
维拉纽瓦重申,应尽快通过他提出的《反网络赌博法案》,实现全面封杀线上博彩,并引入严厉惩罚机制。他强调,只有立法治本,才能从根源解决网络赌博带来的系统性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