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搞不懂匯旺擔保交易到底是個啥?有哪些要點,今天就來聊聊這個事情?
1.洗錢手段中的“隱匿幫手”——USDT
在金融活動的陰暗角落裡,都會將目光投向一種名為 USDT 的虛擬貨幣,它常被簡稱為“U”或者“油”等。
USDT 游離於任何中央銀行以及政府機構的管控範圍之外,其具備的去中心化、匿名性以及安全性等特質,使其不幸淪為違法犯罪分子眼中的“香餑餑”。
由於它與美元保持著 1:1 的固定兌換比例,故而擁有相對穩定的價值屬性,基本不受市場漲跌起伏的影響,這一特性為犯罪分子在資金轉移與核算時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其轉賬操作完全依託於區塊鏈技術架構來實現,並且存在多種不同的虛擬貨幣轉賬路徑,這些路徑就如同我們日常使用的人民幣轉賬方式,如卡對卡轉賬、微信轉賬以及支付寶轉賬等,各自有著獨特的運行模式。
在大中華地區,USDT 轉賬應用最為廣泛的方式是 Tron 轉賬,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波場鏈轉賬或者 TRC20 轉賬。
在進行這類轉賬時,會消耗一定數量的 TRX,這部分 TRX 可以類比為傳統轉賬中的手續費,也是詐騙分子在整個洗錢流程中為數不多的直接成本支出。
虛擬貨幣的轉賬流程要求轉賬方必須知曉對方的錢包地址,這個錢包地址類似於我們熟悉的銀行卡賬號,其獨特之處在於,一筆轉賬交易往往能夠在短短數秒之內迅速完成,大大加快了資金的流轉速度。
然而,正是由於其高度的匿名性特徵,僅僅憑藉錢包地址很難確定背後使用者的真實身份資訊,除非該錢包地址隸屬於某個交易所。
除了各大交易所和特定機構所使用的錢包存在實名認證機制外,其餘眾多的去中心化錢包,諸如 IM token 錢包、TP 錢包等等,在註冊環節既不需要用戶提供任何個人身份資訊,也不受傳統監管體系的約束,這無疑為非法資金的隱匿與轉移創造了“溫床”,也給執法部門的監管與追蹤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使得打擊利用 USDT 進行的洗錢犯罪行為變得愈發艱難且緊迫。
2.匯旺擔保車隊
以匯旺集團所涉及的例子進行剖析:
鑒於料主與車隊之間相互陌生且缺乏信任基礎,匯旺集團在“飛機”聊天軟體上推出了一項所謂的擔保服務。
料主和車隊雙方需將一定數額的虛擬貨幣(主要是 USDT)抵押至匯旺集團指定的擔保賬戶,通常情況下由車隊支付押金。
匯旺集團會對整個洗錢流程進行全程監控和詳細記錄,並據此收取相應的服務費用,其收費方式還包括包月套餐等形式。
待流程徹底結束後,匯旺集團扣除自身應得的服務費,再將抵押資金返還給雙方。料主一般不接受人民幣形式的收款,車隊在扣除自身盈利後,會以 USDT 的形式向料主支付其應得的獲利部分。
下面是匯旺擔保交易的具體流程:
在擔保交易實施過程中,料主和車隊會將整個交易過程的詳細條款以文字形式呈現,類似於合同文本,並發送至專門的交易群組中,同時明確設定好車隊的盈利比例,而且還會具體約定好所涉及的“料”的類型,諸如三黑、精聊、色敲、資金盤等類別。
每成功完成一筆轉賬操作後,料主會在群內進行報備,車隊隨即進行確認,此時群內的記賬機器人便會將該筆交易記錄在案。
例如,如果約定的是精聊料且規定了 24 小時的保障期限,若在 24 小時內銀行卡出現被凍結的情況,相應損失由料主承擔;而若凍結時間超過 24 小時,則損失由車隊負責。倘若凍結後經車隊查證是由於涉及三黑料的資金流入導致銀行卡被凍結,那麼這部分凍結損失依然由料主承擔。所有的凍結原因證明均以電詐平台的查詢結果為準,而查詢所需費用則由過錯方來支付。
3.大數據:穿透區塊鏈匿名之盾
在區塊鏈的神秘世界裡,匿名性曾被視作天然的隱私保護傘。理論上,若有人新建一個錢包地址,將非法獲取的數字資產隱匿其中且永無交易動靜,其真實身份或許將成為永恒謎團,就如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坐擁海量比特幣卻隱匿在匿名之後。
然而,一旦這些數字資產發生流動,哪怕是極其細微的交易,大數據的力量便會被觸發,進而有可能揭開背後隱藏的真實身份。
區塊鏈雖具匿名特質,但同時也擁有可溯源的特性,這就為追蹤資金流向提供了線索基礎。僅僅孤立地查看一個錢包地址,如同面對一座無門的堡壘,難以窺探其中真實身份資訊。但實際上,每個錢包地址在參與交易時,都會留下蛛絲馬跡。
以波場鏈的 TRX 為例,當一個新地址進行首筆交易時,需要外部轉入 TRX 代幣來支付交易手續費,這一操作瞬間在區塊鏈的交易網路中搭建起了與其他地址的關聯。而且,隨著交易的推進,該地址中的 U(如 USDT)很可能流入受監管的交易所,而交易所往往實行嚴格的實名認證制度,這就如同在黑暗中點亮了一盞明燈,讓上下遊的實名資訊成為了追蹤調查的關鍵切入點,使得那些利用區塊鏈進行洗錢等違法活動的人面臨暴露的風險。
執法人員在偵破此類案件時,正是沿著虛擬貨幣的流動軌跡展開深入調查。
無論是 TRX、USDT 還是其他各類虛擬貨幣,每一次轉賬都記錄著資金的來源與去向。通過不斷回溯其購買源頭,細緻梳理交易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包括轉賬的原因、採用的具體方式以及交易雙方在聊天軟體中的溝通記錄等,層層抽絲剝繭,逐步鎖定目標人物的真實身份。
此外,在錢包註冊這一初始環節,看似不經意留下的手機型號、網路連接資訊以及設備串號等技術細節,在大數據的整合與深度挖掘下,也可能成為確定身份的關鍵拼圖碎片。
如今,隨著專業區塊鏈技偵公司的蓬勃興起以及技術的飛速發展與成熟,區塊鏈的匿名特性在大數據的強大攻勢下已不再堅不可摧。
因此,這是一個明確且嚴肅的警示:在這個數字化高度發達的時代,以為能夠在虛擬世界中肆意妄為而不被察覺。事實上,任何行為所留下的數字痕迹,都如同暴露在強光之下,無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