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内监管趋严,不少中国出海厂商选择出海印度,大多数公司则以Teen Patti作为切入点,原因无他——唯赚钱耳。
Teen patti属于概率型游戏,在印度某些邦被严令禁止。相较技巧型的Rummy,部分支付渠道对概率型游戏的监管也更为严格,但由于Teen patti较强的盈利能力,不少厂商愿意“舍身赴险”。
目前,在印度Teen Patti市场打拼的中国公司已占据了印度70%的市场份额,其已然成为印度市场最炙手可热的Real Money纸牌游戏之一。
为更直观地展示印度Teen Patti市场格局,PASA制作了印度Teen Patti排行榜。
在印度打拼的中国厂商,出于种种原因,多使用马甲包。马甲包又称为影子app,app矩阵等,总的来说就是主包的“克隆版”,通过不同的开发者账号上架与主app功能一样的app,就是马甲包。
之所以采用马甲包,主要是出于以下目的:
1.抢占应用市场有限位置:关键词搜索结果占位,榜单占位,覆盖更多关键词,以获取更多流量。
2.为主包导流:通过各种开屏,弹窗,推送广告引流下载主包。
3.规避市场风险:部分产品的主由于包含违规内容,无法上架,故以马甲包用于app刷量,冲榜,防下架应急措施,竞品竞争等
4.技术测试需求:技术用于AB包测试,新功能测试,渠道试水等。
正因如此,我们才经常会在印度游戏榜单上,同时看到多个游戏名称雷同,但开发者账号不同(多为人名)的游戏,这些马甲包实际上都是同一个游戏的分身。
其实,一款成熟的Teen Patti游戏通常会内置多种玩法,以目前印度头部游戏Teen Patti Master为例,该游戏除Teen Patti之外,还内置了诸如Slots(Bikini Paradise),7 up down,Baccarat等高利润玩法,从而构筑了游戏的盈利核心。
此外,Teen Patti Master还将国内流行的捕鱼以及发源于俄罗斯的roulette等玩法也带到了印度。
可以说,将国内或者其他国家的特色玩法植入游戏,“安利”给印度玩家,已成为业内厂商的共识。
游戏以Withdraw以及Earn Money为宣传重点,玩家通过完成邀请好友或者拉新任务便可获得奖励,主要途径为WhatsApp,FB以及YouTube。
游戏中甚至十分“贴心”地为玩家准备了一段宣传视频,玩家将其上传到YouTube,即可完成任务并获得Cash奖励。
依照Teen Patti Master的月下载量估算,其年收入过亿。
其实,Teen Patti Master只是印度游戏市场的新生代产品之一。相较之下,有几家公司的入局时间要早得多,与Teen Patti Master相比,他们可以算是老前辈。
1、Gamesofa旗下的Bollywood Teen Patti 是最早进入印度市场的产品之一,该作于2014年发售,于2017年停止更新。注:Gamesofa(慧邦科技),主打产品为神来也麻将,神来也扑克。
2、深圳二月二科技也是较早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公司之一,其与深圳趣运为关联公司,旗下产品为Teen Patti Deluxe,发行时间于2016年2月,但仅仅不到一年,产品就停止更新。
3、同为深圳公司,一花科技的入局时间则要稍晚些,旗下产品Redoo Teen Patti于2016年10月上线,现仍在运营。注:一花科技于2012年创立,创始人为前博雅高管。深圳一花主做印度市场,旗下主要产品有一花德州,Rummy Guru等。
4、相较之下,广州雷音入局时间则要更晚一些,其旗下产品KKTeenPatti于2018年上线,相较于其旗下另一款纸牌游戏PPPoker的出色表现,KKTeenPatti的表现只能说是不愠不火,截至目前,该产品下载量超50W。
以上几家都是较早进入印度Teen patti市场的厂商,部分厂商或许是出于战略方向的调整,没有选择继续深耕印度市场。
但不可否认的是,印度市场还有很大潜力,等待从业者发掘。